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粉尘危害
1.1 主要危害:水泥尘,木屑尘。

1.2 危害的主要工种:砼搅拌机司机、水泥搬运工和上料工、木工机械操作工。

1.3 水泥尘危害防治措施
1.3.1砼搅拌机司机
1.3.1.1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搅拌站区域的地面要进行硬化处理,并搭设封闭棚。

搅拌使用的水泥要设库房存放或做良好的覆盖。

(2)装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3)大风天气禁止搅拌作业。

(4)在搅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罩,挡住粉尘外扬。

有条件的,可在搅拌铜上安装吸尘罩,将搅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

1.3.1.2 作业人员采取的措施
(1)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装料顺序。

(2)作业时要戴防尘口罩。

(3)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1.3.2 水泥搬运工与上料工
1.3.
2.1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大风天气禁止水泥搬运和上料工作;
(2)、水泥必须舍库房存放或做好良好覆盖;
1.3.
2.2、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1)、搬运水泥和水泥投料时要佩带防尘口罩:
(2)、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1.4、木屑尘危害防治措施
1.4.1、作业场所防治措施:在加工机械尘源上方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1.4.2、作业人员防治措施:作业时佩带防尘口罩,并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2、弧光辐射、电焊烟尘危害
2.1、主要危害:紫外线、电焊烟尘
2.2、危害的主要工种:电焊工
2.3、防治措施:
2.3.1、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焊机应设在干燥的地方,要平稳牢固;
(2)、焊工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窄小、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监护人员。

监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方法。

在车间或容器内作业,要有通风换气或消烟设备。

2.3.2、作业人员防止措施
(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2)、电焊工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使用护目镜和面罩,戴好鞋盖;
(3)、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3、毒物危害
3.1、主要危害:苯、铅、沥青
3.2、危害的主要工种:油漆工
3.3.1、毒物危害防治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2)、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进行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沥青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3)、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4)、发生急性毒物中毒,要立即启动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3.3.2 作业人员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禁错误操作;
(2)要了解急性苯、铅、沥青等中毒的症状,当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向工地报告。

(3)在进入密封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作业时,应戴防毒面具。

4、噪声危害
4.1 主要危害:机械噪声
4.2 危害的主要工种:木工、包括圆刨、平刨、压刨作业人员,以及钢模修理和校平作业人员;混凝土搅拌机、震捣器等操作人员。

4.3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4.3.1 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施工场界内噪声标准规定白天85dB(A),晚上65 dB(A)。

(2)从改革工艺入手,减弱和消除作业中的噪声源。

做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5、高温危害
5.1 主要危害:高温中暑
5.2 危害的主要工种:夏季炎热季节露天作业人员
5.3 防治措施
5.3.1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夏季高温期间施工,露天作业要避开当日温度最高时间;
(2)为钢筋加工制作、木工制作搭设操作棚。

(3)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高温出汗而损失的水份和盐从发,最好是供给含盐饮料。

(4)夏季炎热季节工作,工地要有专人在现场进行巡视,发现有中暑的,要立即进行救治。

5.3.2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1)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的,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自学地遵守工地规定的合格作业时间。

(3)作业人员自学有中暑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到工地医务人员处或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6、振动危害
6.1 主要危害:振动
6.2 危害的主要工种:混凝土工、手持振动机具作业人员
6.3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6.3.1 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改革生产工艺,从根本上防治振动对人的危害。

6.3.2 作业人员防治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以减少振动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