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1植物细胞壁1.1植物细胞后含物
1.2主要
内容
1.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Robert Hook 1635-1703)
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许多像蜂窝状的小室,称为细胞
(cell
)。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1667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k 1632-1723)
发现了生活的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二)细胞学说
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atthias Schleiden)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几乎同时得出结论:一切有机体,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施莱登施旺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二、植物细胞的形态及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
形状:多细胞的植物体,由于细胞间的相互挤压或由于存在于不同的部位、执行不同的功能,因而细胞形状常为多边形或其他形状。
单细胞的植物体,细胞呈球状或椭球状。
大小:植物细胞的直径大多在10—100μm之间。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外面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的代谢产物后含物构成的。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光镜的分辨极限大于0.2μm,放大倍数小于1600倍。
)
☐超微结构(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或亚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电镜的分辨0.1-0.2nm,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
)
☐模式的植物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植物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植物细胞称为模式的植物细胞。
1.原生质体protoplast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包括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胞基质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外有质膜。
(2)细胞核(nucleus)
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
(3)细胞器(organelle)
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执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包括:质体(plastid)
叶绿体
杂色体
白色体
质体叶绿体(chloroplast )有色体(chromoplast )白色体(leucoplast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常为球形、卵
形或扁圆形,直径4-10µm ,厚度
1-2µm 。
含叶绿素(chlorophll )、
叶黄素(xanthophll
)和胡萝卜素(carotin
)。
是细胞光合作用的
场所。
多呈杆状、圆粒状、或不规则形,含胡萝卜素、叶黄素。
多呈球形或纺锤形,不含色素。
主要作用是淀粉、脂肪、贮藏蛋白质合成中心。
白色体与物资的积累和贮藏有关。
线粒体(mitochondrion)
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0.5-1µm,长为1-2µm。
棒形。
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是细胞物质氧化的中心。
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
线粒体
液泡(vacuole)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的特征之一。
外有液泡膜,是有生命的。
内有细胞液。
细胞液含有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各种物质,是无生命的。
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有有小变大,有多变为一个中央大液泡的成长过程。
液泡
细胞器
植物细胞器除上述外,还有一些亚微结构:高尔基体、内质网、圆球体、溶酶体、核糖体、微体、微管、微丝等,它们均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