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测试题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测试题

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开放通商口岸②领事裁判权③议定关税制度④片面最惠国待遇⑤设置租界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5.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前者包括后者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7.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A.木户孝允 B.西乡隆盛C.大久保利通 D.伊藤博文8.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

“新的因素”是指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9.日本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不包括A.使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和保护B.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C.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10.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

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D.倒幕运动的胜利11.关于右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B.出任日本第一任内阁首相C.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D.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12.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A.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C.废除旧的封建体制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13.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14.右图所示地契最早颁发于A.]868年 B.1872年C.1873年 D.1889年15.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翻译西方著作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人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6.为倡导“文明开化”,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其成员不包括A.大久保利通 B.高杉晋 C.伊藤博文 D.岩仓具视17.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③改进军事装备④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③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A.①② B.②③ C.② D.①③19.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八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2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

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两道小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

”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

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

”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

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

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2分)(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4分)(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4分)(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6分)(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

(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

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4分)(2)(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5分)(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注意题干中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是从17世纪初到1868年4月。

③属于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④与史实相反。

2.B 本题以一名武士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德川幕府统治时期”,④是明治政府时期的。

3.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

4.B 本题考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等条约的内容。

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并注意同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

5.C 注意题干限制“社会各阶层”。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造成日本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根据教材叙述②③也正确。

6.B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7.D A、B、C三位是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伊藤博文”。

8.D “新的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土地改革的影响。

D项是“殖产兴业”政策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10.C 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已出现危机,而西方的入侵,刺激了国内矛盾,加剧了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就是在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剧而发生的。

11.A 该题图中人物是伊藤博文,B、C、D三项是他所为,符合题干“不正确”之意的是A项。

12.B 明治维新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出发点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C 藩国的存在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天皇专制制度。

14.B 明治政府于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5.C 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

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求“知识于世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16.B 高杉晋作于1867年病逝,使节团出访欧美是在1871年。

17.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内容。

根据教材叙述可得出答案。

18.A 本题考查19世纪末日本崛起的表现。

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末”,③是20世纪初的事,故排除③。

19.A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落后的历史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20.C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道路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最重要的是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近代天皇制是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二、非选择题21.【解析】回答上述问题,一要读懂材料、熟悉材料;二要熟练《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三要灵活地把材料的内涵与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答案:(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分)(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