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方法
向 及
后视距 前视距 尺
视距差d ∑d(m) 号
水准尺读数 (m)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mm)
平均 高差 (m)
备注
(1)
(4)
后 (3) (8) (14)
(2)
(5)
前 (6) (7) (13)
(9)
(10) 后-前 (15) (16) (17) (18)
(11)
(12)
后5 1242 6030 -1
测 ◎ 电量 1子5程 ′ 测序 内 量测自更量 动 精1和 补 密234记 尝 ,5-录 , 更58水 安 可004准 平 靠12仪 精 。3
1234567 高度程±/0距.2离″,防伪标记***-88878
主要内容 1、四光等学水水准准仪测量
2、电子水准仪
测绘出版社
3、水准尺
相差4687
3、水准尺
水利题与参目土赛:木者四建:等李筑水洪工准玉程测学量院
一内、 G容PS系提统的要产生
内容提要
一 水准测量原理
二 四等水准测量 技术要求
三 四等水准测量 观测方法
四 思考及练习题
水准测量原理 一一、、水GP准S系测统量的原产理生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仪 3、水准尺
精每度公:里标往准 返水准尺 1.0mm
精±有自观0每±.效动测0公0度11..孔安精m里3:5mmm径平度往m铟m3(水 达 返m钢普 3m6准0测尺通m.m仪3高标m0m差.尺,3中m最)m误小差显为示 厂望物±D放最最乘加补标望放物视最放测t6先白测2采标全高全避So00Z大短短常常偿准远大镜场短大量m小进光距m用配中精自免家远镜121m.+倍视视数数范偏镜倍通角视倍范1读的即范标2文度动读:镜有0F0MmS率距距10围差成数光距率围m数感可围准(显测测数m10,可北放效(± 310像 孔 2: 0光 测 1的 示 量 量 误铟 2.0± 4铟 ..升光大孔×6.径x标0读量5P和差钢0m81钢1~C级倍 径.m5准m数M数,标5′尺m1C至m水系0I字率 :尺m0A8(20准1统m记M显: 25..m))铟205尺8,示录m正×,m2mm钢m1m8可可像.1精卡t标35.o见以6°8度,尺mmm) 成补安单◎接记人偿平次具口录为像工精器测有错错:作度工量标误误倒范 作 时 准 及 。±像围范间的其0测±.围3R它5s2绘″3可出124C能版′数社出±据出现1通版地0′信
相差4687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二一、、四G等PS水系准统测的量产技生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二、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2、观测演示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
级
水准 仪的 型号
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 距较差
(m)
前后视 距 累计差
(m)
黑、红面 读数较差
(mm)
黑、红面所 测高差较差
(mm)
闭合差(mm) 平地 山地
三等 DS3 75
3
6
2.0
3.0
12√L 4 √n
四等 DS3 100
5
10
3.0
五等 DS3 100
大致 相等
-
-
5.0
20√L 6 √n
-
30√L -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2、观测演示
s1<100m s1
s2<100m s2
n测1测站站::∑∣s11-s22∣<150mm
返 播回 放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读数为 05856405
0860+4687=5547(理论)-5545(读数)= 2mm < 3mm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三、一四、等水GP准S系测统量观的测产方生法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1、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 2、水准手簿的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水准测量原理
1、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 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高程推求未 知点高程的方法。
水准测量原理
a A
HA
大地水准面
b
B hAB
HB
hhABA=B=HaB-bHA
HB=HA +hAB
2、水准仪
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日A徕LDN本3天AS卡2拓L532宝1D-普0型NAd0A康型i水水nD水i准L准1-准仪21仪1仪1C
后1、-前一-个前测-后站的观测程序
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
后视黑面,读上、中、下读数; 前视黑面,读上、中、下读数; 前视红面,按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按中丝读数。
黑-黑-红-红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上丝 中丝 下丝
A
上丝 中中丝丝 下丝
B
播 返 放 回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后 下丝 2前、下水丝准方手簿水的准尺记读录数
后 下丝 前 下丝 方
尺
尺
向
测站 点
上丝
上丝
编号 号 后视距 前视距
及 尺
视距差d √d(m) 号
水准尺读数 (m)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mm)
平均 高差 (m)
备注
(1)
(4)
后 (3) (8) (14)
(2)
(5)
前 (6) (7) (13)
(9)
(10) 后-前 (15) (16) (17) (18)
测站 点 尺 上丝 尺 上丝 编号 号 后视距 前视距
向 及 尺
(m)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mm)
平均 高差 (m)
备注
视距差d √d(m) 号
(1)
(4)
后 (3) (8) (14)
(2)
(5)
前 (6) (7) (13)
(9) (10) 后-前 (15) (16) (17) (18)
(11) (12)
K5 =4787 K6 =4687
BM1 1 -T1 58.9
+0.1
58.8 +0.1
前6 0736 后-前 0506
5422 0608
+1 -2 +0.5070
思考及练习题 一四、、思GP考S系及统练习的题产生
思考及练习题
习题一 习题二 习题三 习题四
是否
(11) 1536 BM1 0947 1 -T1 58.9 +0.1
(12) 1030 0442 58.8 +0.1
后5 1242 前6 0736 后-前 0506
6030 5422 0608
K5 =4787
-1
K6 =4687
+1
-2 +0.5070
后 下丝 前 下丝 方
测站
点
尺
尺
上丝Biblioteka 上丝编号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