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总结篇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报告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目的:(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要求: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二.仪器和工具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记录板2块.三.实验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量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设置4站。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①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②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读书,精平,读取中丝读数;③前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④后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3)记录着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1)~(8)记录各个读数,(9)~(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前视距离:(10)=100×{(4)-(5)}前、后视距之差:(11)=(9)-(10)前、后视距离累积差(即Σ视距差):(12)=上站(12)+本站(11)红黑面差:(13)=(6)+K-(7),(14)=(3)+K-(8),(K=4.687或4.787)黑面高差:(15)=(3)-(6)红面高差:(16)=(8)-(7)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4)-(13)平均高差:(18)=1/2{(15)+(16)}每站读数结束((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16)),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20√L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四.实习注意事项(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
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
四等水准测量规定的高差闭合差为:fh允=±20√Lmm(式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五.实习心得通过书本,我们知道了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测定和测设。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成果,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学按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学、海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及地图制图学等。
测量技术是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前期和超前期的工作,应用广泛。
它能为城镇规划、市政工程、土地与房地产开发、农业、防灾、科研等方面提供各种比例尺的现状地图或专用图和测绘资料;同时按照规划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道路规划定线和拨地测量,以及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土木建筑工程的勘察测量,直接为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服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和运营管理阶段,对高层、大型建(构)筑物的安全,并为建(构)筑物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提供各种可靠的测量数据。
所以测量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预期效益的实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必将为各个行业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与准确的、适用的测绘成果。
我们不难从以上书本中查阅的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中看到:虽然书本用了这么多的文字去讲述,语言也是相当准确的,而且对测量学的分类和它在哪些方面有其相应的作用也讲得比较清楚,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看进去并能记在心里,我们有多少人能光通过书本的讲述很明确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学,该学些什么?我觉得答案是没有,至少我就是不能的。
当然我不是在否认我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前一次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我们对四等水准测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没有前面预先的理论学习作铺垫,我想我们的实习课是很难进行的,正如让一个完全不知道乒乓球的人一上场就把乒乓打的很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的理论学习还是很重要的。
至于如何把理论的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把理论知识运用的更好,这就要求我们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所以实习课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实习课之前,我以为自己对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的很不错,以为自己都会了,比如调平,读数,观测顺序之类的。
但是通过这次的实习课,我立马发现自己的很多方面都没掌握好。
在粗平的时候,我光知道理论知识,但是没有成功把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在进行读书与记录的时候,没有及时发现数据的误差超出了要求范围,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正并再读数。
还有在计算数据的时候我还发现自己本来课堂上听老师讲都会计算了的,但是在实际计算中又不知该如何下手。
以上种种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的目的:不正是要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么。
此次的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地使用水准仪,并且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知道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且成功操作仪器,然后进行各项工作的轮换与学习。
带着这样的实习目的我们进行着我们的实习,虽然因为方法的不熟练,实习工作进行的很慢,但是我们真正的学到了我们所该学的,我们的数据虽然没有测完整,但是我们的数据还是相对不错的。
尽管没有完成所有老师所要求的,但是我们确实通过这次实习课学到了许多。
从中我们也明白了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追求效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
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还深的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水准测量,需要设置测站,需要立尺,需要调整仪器,需要读数,需要记录,这么多的工作,靠个人是不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团队的力量。
在团队工作的进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互相帮助,我们学会了共同合作。
总之,团结就是力量!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原本的一些并没有太多交往的同学也变得更加熟悉了。
另外,通过这次的实习,加上参考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了如下几点来避免测量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1)标尺要立直,避免晃动(2)在读取数据时,读数同学一定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不然会给立尺同学增加负担。
最好是两个人进行读数,避免读错。
(3)选点的时候点尽量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还会多费时间,而且容易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在这次的实习课上,真的学到了不少,有些东西也不是用语言能讲述的清楚的吧。
总之,学到的都是自己的!篇二: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测区概况:四等水准测量的区域为信息学院与六一教工宿舍区中间,即粤汉路,此区域车流量与人流量较多,且树木较多,易遮挡视线,为我们的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
当天气温为22-26℃,风力较大,间中有小雨,测量天气状况不佳。
二、目的与要求: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求出待定点的高程。
3.学会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4.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水准仪一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1.选定一条必和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10个以上测站为宜。
沿线标定待定点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之间设站,安置好水准仪之后,按以下顺序观测:(1)后视黑面尺,读上、下、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1)、(2)、(3)顺序栏中;(2)前视黑面尺,读上、下、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记录表(4)、(5)、(6)顺序栏中(3)前视红面尺,精平,读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7)顺序栏中;(4)后视红面尺,精平,读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8)顺序栏中。
3、各种观测记录完毕应随即计算:(1)黑、红面分画读数差填入记录表(9)、(10)顺序栏中;(2)黑。
红面分划所测高差及黑、红差较差填入表(11)、(12)、(13)顺序栏中;(3)高差中数填入记录表(14)顺序栏中;(4)前、后视距填入记录表(15)、(16)顺序表中;(5)前、后视距差填入记录表(17)顺序表中;(6)前、后视距累积差填入记录表(18)顺序表中;(7)检查各项计算值是否满足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实施完毕后:(1)路线总长;(2)各站前、后视距之和;(3)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4)路线闭合差;(5)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成果整理: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日期:20XX年5月6日天气:阴仪器型号:dS3微倾式水准仪组号:2观测者:黄金明,许志远记录者:谢晓丹,区力生司尺者:黄俊杰,黄炯植测点编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及尺号标尺读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