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新生研讨课

四川大学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初识川大岷峨苍苍,锦水泱泱,巍巍学府,德沃群芳。

在这个金秋,我从赣南的红土地上乘火车来到天府,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

其实,能够求学于四川大学,不可以不说是一种缘分。

因为在高考填志愿时谁也不知道我将来的四年将托付给谁。

至今犹然记得在四川大学招生网页上看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心中泛起一丝的安慰,终于一切尘埃落定。

原来等结果的焦虑与不安断然消失。

从此就开始一心了解四川大学。

正如文首所言,四川大学位于天府成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她肇始于1896年由时任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后经过三次大的三校合并终于成为现在的四川大学。

现在的四川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四川,是中国西部最好的大学。

她的学科包含文、理、工、医、商、经、管、法、史、哲、农、艺等十二个门类。

是中国学科最为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极具特色的是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学为四川,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他们的代表有开国元勋朱德、文学巨匠郭沫若、巴金、体坛明星郑洁、晏紫、娱乐精英张靓颖、商界新秀李龙飞……作为首批四大“双创”高校之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未来四川大学的新主题。

望江楼、华西坝、磨子桥……一个个古朴的地名支撑起了成都、四川的高等教育。

江安的宜居与现代必将带给我们这些新生美好的体验。

四川大学的校园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这里的银杏、刺桐、垂柳……这里的白鹭、地雀、家燕……这里的不高、明远、长桥……这里的启明、启智、文襄……无不给人愉悦陶醉。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学习于四川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堂学习在新生研讨课上多位杰出的老师来与我们进行交流,介绍我们学科的发展方向,解决学生们的困惑,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高分子学科。

整理完笔记,我发现我们学院的高分子研究主要分成三个方面:高分子加工、功能高分子、医用高分子。

其中傅强院长主要研究功能高分子方面,谭鸿老师、李洁华老师、罗锋老师在含氯聚氨酯制备与应用中有产业化的成果;赵长生副院长则是医用高分子的代表,李瑞海老师则是主要研究高分子加工……各位来讲老师各有特点,或幽默风趣,或沉稳大度,或和蔼可亲……无不给学生很大的收获。

让我们见识到了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在国内数一数二的雄厚师资力量。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刘向阳老师,一位有着很浓乡音的老师,他与当时另外一位主讲老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冉蓉互相的赞美夺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另一位黄光速老师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既上书架又上货架”、“应该要有夏娃一样的好奇心”。

如此切实的话语让我眼前一亮。

当时的我正在为选吴玉章学院的导师而不知所措,因为初来川大一位专业老师都没有遇到过,怎么才知道谁是我真正适合的老师呢?新生研讨课无疑给了我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研讨课上我有机会面对面的与老师进行交流,并认识了许多研究方向与我兴趣相符的老师,其中就有汪映寒老师,他虽然没有现场到研讨课上,但通过他人的介绍,我决定先试一试。

经过几封邮件的来往以及去望江的见面。

最终,如预期一样,汪老师成为了我的指导老师。

选择汪老师主要还是因为汪老师的研究方向——液晶的显示合我的口味。

另一方面,汪老师有多年带领吴玉章学院同学的经验。

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们确定了大学的三个目标:不要挂科,有一个国家级的“大创”项目,发表一篇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

与汪老师交谈中在为人处事,身体素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些都是新生研讨课所带给我的巨大收获。

课后体会大学生活与我中学的相比,给我的最大的两个不同就是:大学生活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大学的更加自由主要体现在更加自由支配时间和更加自主进行选择。

就比如说我们每天除了固定的上几节课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属于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最起码时间上的限制是更少的。

而对于选择,没有人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这些都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事情。

对一件事我们可以选择去做也可以不去做。

就比如说某些等级考试,我们可以选择去考也可以不去考;我们可以一天窝在寝室里睡觉,也可以整天呆在图书馆……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并由我们自己负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时候生命自由到真正的属于我们自己。

我们是拿自己的未来,根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去做这些选择。

用某些话来说有就是,用自己去自由“冒险”。

大学的更加开放则是指大学尤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是开放的。

它能够容纳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和每个人五彩缤纷的人生经历。

我是一名工科学生,对于我来说,生活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实验创新从而获得成果来造福人民、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我长期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至于当我遇到一位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介绍他的室友是一位模特时,我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就像突然发现乐器不仅能够弹出哆来咪也可以弹出嗦啦西一样。

原来对我来说“极其稀有”的职业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身边!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不同专业学的课程千差万别,不再是高中的千篇一律与思想太过局限,过分看重成绩。

大学让我有机会领略到不一样的风采。

除了这些基本的氛围特点。

学习方式也有巨大的改变。

对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所有人都是以商量的语气和你进行交谈。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希望修习的课程,并不存在一种强烈的强迫关系。

再有就是上课形式的改变。

我们再没有像高中一样固定的同桌、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学习场所。

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也可能不相认识,即使上了一学期的课。

几乎没有作业,要自己去学会学习。

可以学得很快,大一就学大二的课;也可学得一般,只跟着老师走……总之,我比较满意大学的生活,大学生活充满挑战。

明天永不是今天的重复!大学计划大一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大学生活,包括进一步了解学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宿舍成员和老师情况。

勇于承担责任,可以毛遂自荐,务必要抢占先机,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并且保持下去。

一心学习,少说话多做事。

明确自身立场,不盲目跟风,抵制诱惑,学会拒绝,不抽烟不喝酒。

适量呆在宿舍,要出来碰运气,天上不会掉馅饼,出去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来使自身更好的发展。

多呆在图书馆。

大学第一个学期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唯有这样以后的生活才会更加顺利。

在交际方面,礼貌待人。

有选择的交往对自己有益的人,对不是同道之人应少接触。

多和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吸取经验教训。

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被拒绝。

防止自己后悔。

在与他人进行商品交换前,自己内心有数。

交换时,应该提高自身谈判能力和增加自身谈判筹码,不轻易显示出自己的底牌。

在遇到事情发展和自身设计不同时,应该迅速改变自己的策略,这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经验。

对于移动通讯工具的使用应严格限制,切不可因为手机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光。

迅速处理大量信息,其实只有少量信息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要坚信在合适的时候信息会自动到来。

对于图书馆的工作应该不辞幸苦,好好把握与图书馆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树立理财观念,坚持做账本的习惯。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消费结构,适度理性,绿色环保地进行消费。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少花冤枉钱。

花钱之前应深思熟虑,钱一旦转移出去就覆水难了。

花钱容易挣钱难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要谈恋爱,与异性保持一定距离,亲而不狎。

坚持先立业再成家的观点。

要有责任感,牢记“你既属于你自己,又不属于你自己。

”保证学业是重中之重,各项活动不要盲目参加,扬长避短才是王道。

在学业保证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加尝试不同的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丰富自身阅历,培养创新思维。

大学时思想更不能落下。

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知识和技能只是外在的武器,人文素养是内在的灵魂,拥有崇高的灵魂才能驾驭他们。

这对于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都十分重要。

所以,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不断阅读《梁实秋散文》等经典著作,以提升自我。

注重办事效率,合理安排时间,把握事情的重要节点,对于一些重要的考试例如大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都应该好好准备以防止自己后悔,即浪费报名费又浪费时间。

要抓住关键点,关键时刻全力以赴。

如果是已经要考试了,就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反正都要考了,愉快总比紧张好。

考试的时候专注,一次处理一个指令,迅速在指令间跳转,以确保高效率。

不去一边做题一边检查。

信任一分钟前的自己一定把事情处理的妥当。

做完之后再统一检查。

凡事都应先分清轻重急缓,切忌临时起意,荒废正事。

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规定时间内一定要完成某些事情,以便提高自身效率。

提高效率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有自信,自信带给人兴奋,兴奋使人的大脑运作更快。

虚心向学,听取老师建议,完成老师的任务,细心体会老师的意图。

决定自身高度的总是态度问题。

态度端正,每天都有危机感。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树立长远目标,争取保研,珍惜自己的成绩。

切实获取相关信息。

在这个信息为指数型增长的年代,快速的筛选出有用信息并且不被不良信息诱惑显得极为重要。

在学习每一门科目时,都全力以赴,当成人生中最后一次学习的机会。

了解国家奖学金获得要求并努力达到这一要求。

大二在这一年里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

学习应该专注,不要追“兔子”。

同时扎实进行大学生创新实践,成为立项人或参与者。

务必使自身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成果。

对于自己的擅长之处可以列举过去几年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的事,其中总结出自己成功之事和失败之事的特点。

然后就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要有准备。

上帝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

在大学适应了一年,对周围的环境已经熟悉,没有了刚来时的陌生感,但可能会麻木懈怠,这就是所谓的习惯化。

要保持激情,不断追求卓越。

善于改变,因为改变就是人生本身,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同时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三专业课程不能丢,要执著于学术,沉下心,耐得住寂寞。

搬到望江进行学习时应进一步适应从江安到望江的转变,克服望江相对较差的生活和治安环境。

多去实验室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

在大三这一年,巩固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努力发掘自我的潜力,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

全力以赴报研,争取到更好的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如果失败,出来工作要脚踏实地,积累经验,切不可眼高手低。

大四到了大四,及时调整,总结前三年的得失,在本科最后一年做得更好并准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

在整个的大学生活中,有几点是一定要坚持:一、坚持读书,用课外丰富的书籍和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三、坚持奋斗,每天反思总结收获了些什么,让时间发挥应有的价值。

写在后面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