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职责三篇
篇一: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乡镇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职业病危害企业、学校、医疗机构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建立本底资料档案。
二、协助开展本乡镇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领域日常监督检查,按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整改。
三、协助开展本乡镇卫生行政许可的现场审查,配合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培训工作。
四、及时上报农村集体聚餐自办宴席(就餐人数在100人以上),请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并登记记录。
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100以下的,可直接进行现场指导,发现在饭菜加工中存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应及时纠正,问题严重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并登记记录。
五、负责本乡镇管理相对人及卫生监督信息员的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六、负责本乡镇卫生监督相关信息的收集、核实和上报。
七、负责本乡镇群众举报投诉的登记、报告,配合卫生监督员调查处理。
八、协助卫生监督员对卫生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对危害或可能危害人群健康的行为、物品或场所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
九、协助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和非法行医行为。
十一、及时报告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
十二、参与县卫生监督所在本乡镇开展的卫生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十三、负责本单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范执业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落实和自查,并做好自查记录。
十四、协助处理涉及本单位的不良执业行为及非法行医案件的调查处理。
十五、对本单位发生的不良执业行为,及时、主动提出整改建议,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县卫生监督所。
督促本医疗机构落实卫生监管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及其它有关要求,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送县卫生监督所。
十六、完成县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交办的其他卫生监督工作。
篇二: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职责
卫生监督协管员岗位职责
1 、根据卫生监督协管的职责,掌握医疗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公共场所、餐饮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等相对人及单位的基本情况。
2 、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协助、指导改进,并协助卫生监督执行卫生行政处罚。
3 、协助上级调查处理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 、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
5 、做好各类卫生监督信息统计整理和上报工作。
6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卫生违法案件报告制度
1 、卫生监督协管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卫生违法行为,要在第一时间电话上报卫生院领导和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报告要求及时、准确。
2 、对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应迅速控制违法行为的进一步扩展。
3 、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后,协助卫生监督人员查处。
4 、确定卫生违法行为的案件资料应妥善保存。
举报投诉案件办结回复工作制度
1 、卫生监督协管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对举报的违法行为要迅速调查核实,做好巡查记录,并上报县卫生监督所。
协管员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集证明其违法行为的相关证据。
2 、卫生监督协管员接待群众投诉举报时,应当热情接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
制,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3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与举报投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在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应当主动回避。
4 、遵守保密制度,不得直接将检举、揭发、控告材料及有关情况转送或透露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5 、对于举报投诉案件的办理结果,除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应当如实向举报人答复,不得拒绝。
6 、妥善保管举报投诉的相关材料,不得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制度
1 、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由县卫生监督所统一组织开展。
2 、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培训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和自学的形式进行。
3 、县卫生监督所认真安排培训工作,落实培训对象、内容、学时等,卫生监督协管员每年培训不少于一次。
4 、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培训由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
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制度
1 、卫生监督协管档案应有专人管理,通过建立档案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及单位基本情况(管理相对人和单位法定代表人及负责人身份证明资料、生产经营规模、管理机构和上级要求的其它资料等)。
2 、建立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管理连续性档案,要求对管重点单位(如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集中供水单位)一户一档,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资料归档及卫生监督信息报告要及时、准确。
3 、建立健全本级卫生监督协管管理档案。
4 、建立管理相对人及单位电子文本档案,资料更新及时、准确。
5 、档案资料要妥善管理,管理相对人及单位提供的要求保密的材料要严格保密。
6 、上级下发的专项整治等卫生监督工作的相关文件要归档保存,专项整治工作要建立专门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