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绩效考核表
专任教师学
历20分
专任教师职
称20分
师德建设
40分
制度措施
20分
实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水准
20分
热爱本职工作,又进取精神,为人师表,廉价从教,
培养培训
40分
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有长远规划、年度安排,有制 度、措施和经费保证,教师队伍合理,教师素质和能力高。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组成合理,教师素质和能力高,
基础条件
与
合理使用
140分
校园
30分
实验实训
50分
校内实验实 习设备15分
实验实习开 出率20分
校外(实训) 基地与利用
15分
信息化建
设30分
信息系统建 设与利用10分
教学用计算 机、多媒体
10分
图书资料与 借阅使用10分
经费
30分
经费来源与
使用20分
政府或主管部门重视支持学校发展,学校改革发展外部环境好,确保教育经费全额返 还学校,学校经费筹资渠道多(含专向补助经费),稳中有升,能满足学校办学和发展 需求,学校建设发展快,办学条件好。
帮助贫困生
10分
学校有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筹资渠道多,形式多样,措 施得力,成效突出。
规范管理
行政管理
20分
学籍管理严格,有管理制度,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退学、留级、毕 业、结业、奖励、处分等,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真实可信,文书档案管理规范,分 类归档,有专人负责管理,查阅方便,有使用价值;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教师队伍建设
150分
专任教师
70分
专任教师人
数30分
按编制配备教师,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有统筹考虑教师的年龄、学历、性别、学科, 岗位设置科学合理,教师必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
专业实习管
理50分
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妥善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场合、方式,做到实习计划的落实、 指导教师的到位,确保实习期间学生安全。实验实训等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实习实训 计划、大纲;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应包含实习内容、 形式和管理方法;明确学校、 实习单位、学生的责任;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学校家长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加强 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学校绩效考核参考表
学校领导
130分
领导班子
60分
指导思想与 办学思路
20分
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贯穿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 始终。
培养思想与 就业导向
10分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
发展规划与 发展前景
10分
学校有科学的远景规划,分阶段的实施规划目标明确、科学务实措施切实可行。
与
改革创新
440分
办学规模
50分
学历教育人
数30分
•培养教育人
数20分
办学模式
30分
联合办学10分
校企合作10
分
弹性学制与.
学分制10分
办学机制
50分
内部激励机
制30分
制度建设与 运行机制改
革20分
德育工作
100分
■德育工作与 德育课25分
校园文化25
分
职业指导与 就业服务25分
安全工作25
分
学校教育、生活、运动的场所实施符合卫生与消防安全要求,有卫生机构及专职人员, 定期为学生体检;食堂条件好,学校无安全事故。卫生机构及工作要求:卫生室使用 面积大于30卅,有必备的常用药物,有专职医务人员,开展卫生宣传、督查、服务工 作;食堂条件好:有卫生工作许可证、设备设施全,卫生条件好(食物存储、饭菜烹 调等)、食堂用电与用火安全、食品至少24小时留样。
管理机制
70分
内设机构
20分
按编制、人事、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和岗位,机构健全,配齐行 政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各部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
运行效率
30分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能有效地行使职权;各种议事制度运作良好,信息传递与反馈 渠道畅通,上传下达,令行禁止,解决问题及时,校务会议、教代会、教育工会和其 他群团组织能发挥作用,严格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规范。
教学质量保 障措施40分
教学常规管理规范、严格,并突出创新;组织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教学文件完备齐全;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措施得力,手段先进,成效显著;小雪督导自己切实有效, 教风学风正,教学质量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文件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构 咼效;管理工作规范:有创新,有特点;教材选用规范,专任负责,课前发放到位;后 勤保障机构工作队促进教学改革作用大
教学方法改
革40分
重视和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 量效果显著。教学方法改革:课堂(实践)教学改革,体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 变,由重共性向重个性转变,由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由重教室向重现场转变。考核 方法改革:体现评价制度的改革,有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转变,有考记住什么向考会 做什么转变,有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手段改革:体现因材施教、分成教学。
课程体系与 内容改革40分
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不断研讨课程综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多数专 业建立了新的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成效显著,使其适应新的人 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要根据产 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 课程的能力观、基础观、过程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研究性、综合性、分层性、开 放性、灵活性等发展趋势,要有校本课程。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教育教学
改革与管
理210分
专业建设40
分
近三年大部分专业进行调整、论证,其中有二分之一以上专业,进行过2次调整、论
证,对教学计划进行慎重的滚动修改,在建新专业和改革老专业上成效显著。专业建 设: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灵活设置专 业: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干专业特色凸出;专业设置要 体现本地经济支柱产业,要有地方产业的特色。专业建设要体现:长线和短线结合, 以短补长:租房也辐射贯通,滚动发展;学历与培养互补,多远结合;宽口径与窄口 径并存,以宽为主。
班子素质
20分
有较强的执法意识,依法办学、以德治校,校长办学理念新,具有开拓、创新、务实 精神,在群众中威望高;有组织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学校特色突出, 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省职教界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理论素质和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基 本知识,能独立履行职位职责,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团结协作、联系教师、深入教 学,主义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任职条件符合规定,年龄、学历、专业结构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