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防洪堤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库防洪堤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库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特性(二)、合同项目及工作范围(三)、主要工程量二、施工程序三、施工平面布置图(一)、施工营地设施布置(二)、施工道路布置(三)、弃渣场规划(四)、砼系统布置(五)、施工水、电及照明设施四、施工进度计划五、施工方案(一)、土石方开挖1、施工方法步骤2、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二)、砼工程1箱涵砼浇筑2路面浇筑工程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2、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防洪与气象灾害防止保护措施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水库防洪堤坝工程2.建设地点:*市***区中东部3.设计单位:****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4.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水库枢纽工程,包括水库休整、筑湖心岛、筑坝铺装面层及排水构筑物修建等工程。

库区平面总平面为8.46万m2,其中正常蓄水位水面面积为5.82万m2,湖心岛面积为0.56万m2。

库区设计开挖高程为45.80m,原则上要求对库区内高于设计高程的部分进行清除。

坝底采用预制砼六角块护坡,以上为砼嵌卵石护面,最上面为花草灌木绿化护坡。

对外交通:本工程现有太阳山路直通现场,交通极为便捷。

二、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原始地面复测—挖排水沟及修施工便道—构筑物基础及库区开挖—构筑物砼施工—大坝及构筑物填筑—其它附属建筑物施工—竣工验收2.施工准备2.1前期准备:2.1.1本工程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准备,并积极与业主配合,完成本施工区域的政策处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等,一切抢前抓早,争取主动。

2.1.2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分工协作关系,及职责范围。

2.1.3组织技术力量,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摸清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有关地方性法令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规划及措施。

2.1.4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测量控制点的技术交接,校核控制点测量成果。

报批监理工程师。

2.1.5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对进场设备及时调试和保养。

2.2技术准备我公司组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作业队队长、技术人员做如下技术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在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编制更详细施工方案,保证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指导施工;(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分为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用四级制:即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施工队长、工人。

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交底时,要求细致齐全,并结合具体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及操作要求,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

施工中对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交底,施工员接受交底后,反复、细致、及时地向施工队进行交底,除口头和文字说明外,采用图示或示范操作等方法进行交底。

施工队长在接受交底后,组织工人认真讨论,保证明确施工意图。

2.3物质资源准备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的工程量及投标材料计划,组织项目部物资部门到材料供应部门洽谈供货协议,并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建材准备:根据预算材料用量,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材料用量计划,具体详见材料用量计划表。

(2)配件、加工件准备:根据预算需求的构配件、加工件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主要由公司基地统一办理。

(3)施工机具的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机械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并做好设备调试工作,依照主要设备清单,公司基地已完成了配置和维修工作。

2.4施工队伍准备我公司将组织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和五个专业施工队,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质量、安全和技术人员各2人,共计9人。

各施工队分工如下:其中施工一队负责大坝土石方工程施工;施工二队负责各种砌体及砼预制构件等砌筑施工;施工三队负责溢洪道、消力池及箱涵等现浇构的施工;施工四队负责各种排水设施、管道的施工施工五队砼嵌卵石、草皮护坡等附属工程施工。

各施工队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优化劳动力的组合,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各施工队由现场项目部统一指挥和协调。

2.5照明开挖和填筑区架设照明用电线路,安装足够明亮的探照灯以确保夜间正常施工的需要。

照明线路架设在道路两侧,填筑区沿线、工作仓面和生产生活区。

3.施工测量3.1大坝原始地形复策、工程量的计算及认定。

3.2工程施工控制测量3.2.1放样平面轴线的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用全站仪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相关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等,并确保其满足施测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点打设保护桩,使万一原点破坏时也能很快恢复,几条主要轴线测定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并认可后方继续施工。

3.2.2高程的控制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工程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埋设临时水准点,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对所设临时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闭合调差,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

3.2.3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原则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测量法规及技术措施,确保施工精度。

3.2.4测量放样人员组成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2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3.2.5测量仪器配备根据工程施工实际,配备全站仪1台套,S3水准仪2台,50m 钢尺2支,水准塔尺4根,放样花杆6根,并根据需要从公司调用。

3.3技术标准水准点闭合差:±12√Lmm,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秒,n为测站数。

直接丈量测站允许偏差:固定测桩间距离(m)允许偏差<200 1/500200-500 1/10000>500 1/200003.4测量放样施工方法:3.4.1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建设方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

3.4.2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应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混凝土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

对导线点还应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

3.4.3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应每个施工完一段校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的误差。

3.4.4施工前,对所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检校,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

3.4.5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减少错误。

4.便道修筑本工程大坝太阳山路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在场内环形水库沿线修筑一条8m宽的施工便道。

另需在砂砾料场修建临时道路做运输道路,接现有道路网,并与场内临时施工道路连通。

5施工区排水5.1除了按设计图纸或工程师的指示开挖截水沟、排水沟以外,还根据施工需要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与截水设施。

确保排水畅通和边坡稳定。

库区内则根据需要开挖一条主排水沟和数条支排水沟(具体施工见库区内排水沟布置图)。

5.2备有充足的排水设备及备用设备,保证在部分设备故障期间能满足排水的要求。

5.3保证施工区自开工至完工验收或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内的正常排水。

6.主体工程施工:6.1放水低涵、溢洪道、消力池结构施工6.1.1工程概况:消力池、放水涵洞及箱涵建基面在地层③和地层④上,设计地基承载力分别为250和200KPa。

设计砼标号:竖井、消力池及箱涵为C30。

截水环、管底为C20,垫层为C10。

结构缝之间采用紫钢片止水,缝宽20mm,新老涵之间接缝采用二布三油环氧树脂内贴止水,缝每边宽度500mm。

竖井、消力池、箱涵完工后,砼强度应达到70%以上方可填土压实,填土前必须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表面的乳皮、粉尘和油污等物,再将建筑物表层洒水湿润,并边涂刷浓泥浆,边铺土、边夯实。

为保证安全,溢洪道进水孔四周设1.2m 高防护栏杆,洞口设活动钢筋网盖板。

(2)本工程由于项目工程量期短,故我司人员进场立即组织全线的土方施工。

6.1..2土石方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土方开挖基本采用机械施工,局部采用人工修整。

本次基坑深度可达4—5M,故涵顶面以上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涵顶以下主要以人工开挖为主、机械配合的方式进行。

(1)开挖放坡的坑(槽)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

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

(2)开挖大面积线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3)开挖基坑(槽),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 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

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

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4)基坑(槽)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l.5m。

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5)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6)由于消力池底部高程比原涵洞底部低3M,所以必须在洞前挖集水坑积水,用水泵强排水。

6.1.2钢筋工程:a.材料选用①基本要求:钢材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抽样检验。

对钢材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得超过60t。

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不得有颗粒和片状老锈。

并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堆放时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存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

钢筋在存放过程中不得污染,以防锈蚀。

②当钢筋在加工工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查。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不应小于1.3。

b.钢筋制作①钢筋下料表钢筋加工前必须先编制好钢筋下料表,钢筋下料表依据施工图编制,并使每一根钢筋的形状、直径、尺寸、弯起角度及搭接位置接头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图未明确时,应依照相应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