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总是与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

下列改造社会习俗,促进日本工业化的是A、尊王攘夷B、“黑船事件”C、废藩置县D、文明开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D、倒幕派控制了藩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幕府时代,日本的武士阶层( )①大多是职业军人②拥有佩刀的特权③主要从农民中选出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在军事方面的不同措施是A、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B、建立新式军队C、改进军事装备D、增强海军实力【解析】:第8题【单选题】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时间应在( )A、1841年B、1851年C、1861年D、1871年【答案】:第10题【单选题】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是(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选官制度的变革为视角,解读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的变化。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结合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

分析这些改革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此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和作用。

【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

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

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改革是社会发展变代中最为常见的现象。

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两国都感受到来自欧美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及伴之而来的坚船利炮的威胁,都走上了改革之路,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国改革有相似之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材料一中“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行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依据两国国情,概括指出两国改革背景的相同之处?【答案】:【解析】:第14题【材料分析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

《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

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

故有学校之设立。

”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遥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

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

1904年1月,清延再次颁布由张百熙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的教育改革特点。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答案】:无【解析】:第15题【材料分析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由君上大权和附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宪政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条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第三条规定:“法律在皇帝批准颁布前应经议院决议。

”第五条规定:“任官权虽议院不得干预,但由大臣辅弼之。

”……附录中首先规定了臣民的宪法权利,“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材料二:正是《钦定宪法大纲》和《明治宪法》制定时中日在政治、经济、外交环境等具体因素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根本不具备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具有的“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权威,再加上当时满清政府内部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团结有效的领导核心,中央和地方之间也是离心离德、一塌糊涂的外交窘境。

《钦定宪法大纲》虽师法日本《明治宪法》,但结局却迥然有别。

——摘编自宋宇文《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师法日本结局却迥然有别的原因。

【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