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证券投资学报告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目录1. 引言 ....................................................................................................................................... - 3 -2 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 -3 -2.1中国银行基本状况 (4)2.2中国银行股权结构和其行业相对地位 (4)2.3中国银行业务状况分析 (6)2.4中国银行的竞争SWOT分析 (7)3 结语 .....................................................................................................................................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 12 -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1. 引言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有助于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对于公司的市场价格表现和趋势有比较客观的判断。
通常而言,基本面分析侧重于客观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的研究,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和多样的经济指标,采用比例、动态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为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提供相对客观的企业价值信息。
2006年的6月份,无疑是中国证券历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改第一股”G三一象征性的全流通和“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上市首日出现的振荡癫狂无不凸现了独特的时代烙印,而号称A股指数“新教父”的中国银行的绿色通道的火速发行,再次震撼了原本波澜微惊的中国A股市场江湖,使得人们充满了期待和推测。
作为全球近6年来最大的IPO,这个大块头的威力如何,着实引人翘首以盼。
针对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一起IPO――中国银行A股上市, 本文将进行其基本面的浅析,试图了解中国银行的内在价值特点和未来的可能预期状况。
2 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2006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银行伴随着600多页、1.8公斤重的招股说明书顺利登陆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并创造了不俗的表现。
而与此同时,在国内紧锣密鼓的新股发行中,中行也迫不及待地浮出水面。
2006年6月12日,中国银行公布A股招股说明书,公告了发行规模、发行方式、预计筹资额等事项。
招股说明书公布当天,中行便在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三家主承销商陪同下,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96家机构开始初步路演和询价。
2006年6月21日,中国银行正式公布了其A股的3.08元/股的发行价,并在6月23日正式启动了网上发行,预期7月上旬正式登陆A股市场,从而全流通状态下的首家A+H公司正式亮相。
根据中国银行最终公布的数据,其本次发行的流通A股规模为649350.6万股,发行后,中国银行的总股本将达到25383809.6万股,成为A股市场上流通A股数量仅少于中国联通的第二大上市公司,占上证指数的股本将达到25.72%,从而取代中国石化,成为上证指数中股本权重最大的样本,由此可见中行被称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为新的“指数教父”可谓当之无愧。
客观地评估中国银行的基本面有助于了解这个A股巨无霸的真实状态,而非仅仅惊叹于它的庞然大物的表象。
2.1中国银行基本状况在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位于第二位,而单从商业银行部分而言,它仅次于工、农、建是内地第四大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截至2005年年末,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为47400亿元,员工总数为209265名,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占到内地银行业的10.10%和8.72%。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000余个,境外机构共计600余个。
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
按照目前中行的状况,待其上市后,将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网点布局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上市银行。
作为A股市场上一次性募集资金达200亿元的股票,中国银行的发行一定程度可以抑制短期市场的表现,从长远来看,由于它的资产的优良特性,极有可能使原来处于观望状态的投资者对市场的参与意愿将重新得到提升,从而为后续市场的表现带来新的动力。
2.2中国银行股权结构和其行业相对地位根据中国银行的招股说明书,我们不难看出其股权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
汇金公司作为最大股东占有绝对的控股优势,而汇金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公司法》于2003 年12 月16 日设立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
汇金公司由国家出资,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而其它的大股东都是有深厚实力、信誉卓著、国际领先的战略投资集团,包括RBS China、亚洲金融(淡马锡)、社保基金、瑞士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等,而且其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这种股权结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行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1 / 1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日渐成熟。
图:中国银行股权结构图:四大银行资产业务分析从行业整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整体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
银行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和国内储蓄的首选方式。
我国国内具有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七类,一是四大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二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四是城市信用合作社;五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六是外资商业银行;七是其它金融机构。
这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已有8家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在深圳、上海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分别是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
而四大银行在国内银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有绝对优势,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四大银行总资产和贷款总额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分别为54.8%和54.6%。
在四大银行中,可以看出中行在行业中还是有相当的地位和代表性的。
2.3中国银行业务状况分析在中行的A股照顾说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银行近年来的一些主要主要财务指标项目2005年度2004年度2003年度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0.15 0.11 0.15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元)0.15 0.11 不适用每股净资产(元) 1.12 1.10 1.09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0.07 (0.54)(0.33)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11.8 10.2 14.1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12.6 10.0 不适用从上面的公司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的纵向发展来看,其资产质量、盈利能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力、业务发展的优势及潜力等具有综合优势,处于相对稳健发展的状态。
在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上,中行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包括王雪冰事件、刘金宝事件、河松街支行案件、四马路支行案件、开平案件等,乃至2006年3月底的河南沈丘支行1.46亿票据案等,显示了中行在风险管理上(信贷管理)上的问题,虽然公司近年来在风险控制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业务上来看,商业银行业务是中行的核心业务,包括中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及资金业务,占中行2005年总收入的91.98%。
中行还拥有从事投资银行、保险及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子公司。
从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是中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3年、2004年及2005年度的净利息收入分别为719.04亿元、849.85亿元及1004.05亿元。
但中行较高的非利息收入,也体现了它在国内商业银行业最强的出类拔萃的中间业务能力;2005年非利息收入达到156亿元,占营业利润比重为13.5%,而建行、交行和招行则分别为9.4%、10.1%和12.6%。
中行近3年的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结售汇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8%。
中行的外币业务在国内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由于历史原因,中行在我国境内拥有最多的外汇交易经验,是我国最大的外币贷款行和外币存款行,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3.3%和40.9%。
同时,中行是我国最大的国际结算行,占据32.6%的市场份额;目前,中行在全球设有5个资金业务中心,24小时不间断经营,占据最多的结售汇市场份额。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中行的贷款投向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行的贷款质量、不良贷款比率及准备金覆盖率不具明显的优势。
根据中行招股书披露,中行制造业、商品及服务业和房地产方面的对公贷款值/不良率分别为6.8%、10%和13.2%,同时在对私贷款方面,信用卡贷款的减值/不良率更是高达11.8%。
这些要求中行在风险的控制方面采用更大的力度。
综合分析,中国银行的业务具有明显的行业代表性和综合业务竞争优势。
1 / 1中国银行基本面浅析2.4中国银行的竞争SWOT分析中国银行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四大银行中的其他三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
实质上,尽管A股市场上存在浦发、民生、华夏和深发展等一系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然而中行面临的主要竞争却是来自四大银行中的其他三家。
相比国内其他银行,四大银行拥有更庞大的资本基础,更广阔的分销网络和更雄厚的客户基础。
四大银行在业务范围、产品与服务、主要客户群体、经营地域及主要的竞争手段方面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