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师考试开卷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50题,每题0.5分,共25分)1、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规定,检验人员变更检验单位时,须先由原发证机构签署意见,并到接收单位所在地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2、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其制造单位负责进行。
(×)3、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
(√)4、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5、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住宅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5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650mm。
(×)7、按GB/T 7025.2—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规定,Ⅳ类电梯的最高额定速度为1.60m/s。
(×)8、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列条件:(T1/T2)fα≤e,式中,对于半圆槽或带切口的槽,f=μ〔4(cos(γ/2)-sin(β/2))2015检验师考试试题/(π-β-γ-sinγ+sinγ)〕μ为摩擦系数,μ恒等于0.1,它在任何情况下是不变的。
(×)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列条件:T1/T2≤efα。
从式中可以看出,曳引条件及平衡系数无关。
(×)10、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
(√)1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安全触点的动作,应由断路装置将其可靠的断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也应断开。
根据这一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由舌簧管开关、永久磁铁、遮磁板组成的平层换速开关是安全触点。
(×)12、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梯的正常运行、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均不允许层门打开时运行,只有对接操作运行,允许在相应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的区域内开门运行。
(√)13、66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机房和滑轮间内必须采用防护罩壳以防止直接触电。
所用外壳防护等级最低为IP2X。
根据这条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IP2X中,“2”表示防止人用手指接近危险部件,防止直径不小于1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外壳内;“X”表示无要求。
(√)14、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层门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用金属制造或加固。
(√)15、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蓄能型缓冲器(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只能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0.63m/s的电梯。
(×)16、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曳引系数efα中f及曳引轮槽的形状无关。
(×)17、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护栏应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
(√)18、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安全钳动作后的释放应及时由在场人员进行。
(×)1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带导向的压缩弹簧除外。
(√)20、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保证电梯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下,钢丝绳在绳轮上不产生滑移的正确公式是T1/T2≤efα。
(√)2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在轿厢滞留工况(对重压在缓fα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时,仍需保证曳引力公式T1/T2≤e成立,这样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22、按GB/T 13435—1992《电梯曳引机》规定,在电梯整机上时,轿厢内加上额定载重量,历时10min,制动轮及制动瓦之间应无打滑现象。
(×)23、按GB 12974—199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当电源电压(额定频率)及额定值偏差超过±5%,但不超过±7%,电梯用交流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应能维持额定值,此时电动机的温升允许超过,超过的数值应不大于15K。
(×)24、按JG 5009—1992《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规定,向下集选控制,它只能用于单台电梯。
(×)2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实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是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及安全监察规定》制定的。
(√)26、按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无机房电梯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27、按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无中间出口的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中的一台停止运行时,对其他自动扶梯不应有影响。
(×)28、按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用于公共交通型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扶手带必须设断带监控装置。
(×)29、按JG 5071—1996《液压电梯》规定,非直顶式液压电梯必须设置安全钳。
(√)30、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的规定,机房或机罩中设有能切断电梯所有供电的主开关时,机房或机罩内可不必设急停开关。
(√)31、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的规定,制动器试验时,轿厢载有额定载重量并以额定速度下行,操作制动器应能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32、防爆电梯可以使用渐进式安全钳,楔块由不产生火花的金属制造。
(×)33、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的规定,进行制动器试验时,对制动器减加速度未做规定。
(√)34、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规定,可以使用由电气、液压或气压操纵的装置来操纵安全钳装置。
(×)35、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颁发实行的《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在验收检验进行制动试验时,轿厢应承载110%额定载荷,以额定运行速度下行中,切断电动机及制动器供电,轿厢应被可靠制停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36、按YB/T 5198—1993《电梯钢丝绳用钢丝》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电梯钢丝绳用冷拉光面钢丝。
(√)37、按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规定,文件包括规范,标准和程序文件,但不包括记录、图样或报告。
(×)38、按《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所辖区域内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工作的统一管理。
(×)39、按《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附件二规定,在电梯的生产条件中,要求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单位必须具有整梯(含导轨、梯路系统)组装工装。
(√)40、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在各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专用符号表示。
(√)41、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顶、机房、滑轮间及底坑所需的插座电源应是:2P+PE型250V,或根据GB14821.1的规定,以安全电压供电。
根据这条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P+PE”表示三孔插座,一孔接相线,一孔接工作零线,一孔接地,也就是接保护零线。
(√)42、每个层门均应有一个验证其闭合位置的符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
(√)43、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于没有安全钳的对重(或平衡重)导轨,可使用成型金属板材,它们应作防腐蚀保护。
(√)44、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一个装有温度监控装置的电气设备的温度超过了其设计温度,电梯应自动返回到最低层站,以方便乘客离开轿厢。
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45、按GB/T 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规定,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电梯应设检修装置,并且轿内检修装置优先。
(×)4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实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要求,对判定“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
(√)47、按JG/T 5072.1—1996《电梯T型导轨》规定,对于导轨导向面来说,在纵向,机加工和冷轧加工的导轨表面粗糙度规定不同,但在横向的加工粗糙度要求则相同。
(√)48、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规定,轿厢上必须设安全钳装置。
(×)49、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及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5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650mm。
(×)50、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规定,自动扶梯驱动站和转向站中的设备采用TN—C—S形式时零线和地线不用分开;采用TN—S 形式时零线和地线必须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