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论文学校: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班级:教育一班院系:音乐系姓名:****学号:**********目录(一)·····································前言3页(一)······································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急性结膜炎、)3-5页(二)······································呼吸道疾病(发烧、哮喘、感冒、肺炎、百日咳)5-7页(三)······································肝脏脑神经疾病(肝炎、脑炎、脑膜炎、)7-8页(四)······································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肠胃炎、食物中毒)8-9页(五)······································外科(骨折、急性阑尾炎)10页(六)·····································结束语11页前言疾病是一种生理失调现象,幼儿发生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乃学习和生活。
所以,“以防为主”是很重要的。
幼儿的抵抗能力弱,易生病。
即使到了会说话的年龄,不一定能准确的表达出他的感受,必须依靠大人的细心观察来及时发现情况。
家长,老师对幼儿健康的观察是早发现疾病的关键。
家长,老师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幼儿的健康(一)传染疾病1、手足口病症状描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
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由飞沫通过呼吸道、不洁净的玩具或手经口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为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伴有发热、咳嗽、流涕、流口水、食欲不振等现象。
多数症状较轻可自愈,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发病期间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不接触发病人群。
2、保持室内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
3、饮食应清淡、可口、卫生、易消化。
2、水痘症状描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发,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且传染性极强。
多发人群以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为出现发热、周身性皮疹、疱疹、痂疹等。
此病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如果再次感染复发会出现带状疱疹。
同时,此病会伴有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居室内保持通风,光线充足。
但通风时需注意防止受凉。
2、发热时多喝水,饮食上忌食辛辣食物,应供给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例如水果蔬菜等。
3、衣被等不易过厚过紧,保持接触物品的清洁卫生。
4、保持双手指甲卫生,避免用手接触抓破疱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痕。
3、腮腺炎症状描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好发于春季,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
通过接触患者或飞沫吸入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
继而出现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会灼热触痛。
腮腺肿胀后2—3日达到高峰,伴有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
其中,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症。
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等严重的并发症。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
尽量减少外出机会,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出门带口罩。
2、饮食上忌食辛辣酸辣,以及甜味、干性食品。
应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软性食品。
多喝水。
3、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4、急性结膜炎症状描述: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
是一种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眼炎。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好发于春末夏初,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
一般是通过接触感染,例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洗漱用品、电脑键盘、泳池等都有可能被传染。
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路径。
且此病治愈后免疫力低下,因此可重复感染。
发病期为感染细菌1—2天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患病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等,接着会出现怕光、易流泪及分泌物增多眼皮不易睁开等症状。
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基本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
勤剪指甲,对个人物品注意消毒。
2、避免光和热,不勉强看书看电视等。
出门可带上太阳镜来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
3、不可包扎眼部或者戴眼罩,及时清洁眼睛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
4、饮食忌酒、辛辣腥膻食物、忌食生姜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1、发烧症状描述:发烧既体温高于正常值。
是幼儿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映。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正常体温一般是36——37度。
只是个别达到37.4度,全身情况良好。
无自觉状况可不认为病态。
小于38度为低热,38——38.9度为中度发热。
39——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
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如果感觉宝宝有可能发烧,不能只是用手摸摸进行测试,要用体温表进行测量。
且不要在活动后或饭后测量。
发热体温超过38.5需去医院进行治疗。
基本预防:1、多喝水促进排汗。
适当增减衣物。
2、体温较高时应该使用毛巾冷敷,或者冷水袋、冰袋。
3、温水拭浴。
温水37度左右,每次擦10—15分钟。
每4—6小时擦拭一次。
4、温酒精擦拭。
适合于高温及超高温患儿。
用纱布蘸酒精擦拭全身。
5、保持开窗通风,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2、哮喘症状描述: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这种疾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儿童发病率高于青壮年,3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
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胸痛现象。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但严重时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
基本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重点在于调摄养护。
1、选择适宜自身体质的体育锻炼活动。
2、呼吸调整,可经常唱歌,做呼吸操。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4、饮食调养。
忌食过咸食物,忌酒。
多吃高蛋白食物。
多吃含有维生素A和C及钙质的食物。
3、感冒症状描述: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
总体上可分成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多发于冬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流行性感冒时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流行感冒的传染性很强。
多发于冬春季。
幼儿患感冒机率高于成人,主要是因为幼儿身体抵抗力较低,而由病菌引起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会趁虚而入。
感冒症状多是打喷嚏、鼻子堵、流鼻涕和咳嗽,有时伴有发烧现象。
严重性感冒时还会全身无力、脉浮等。
感冒处理不当常常易引起其他症状,且多在季节交替时多发,应该多加注意。
基本预防:感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多休息,多喝水或者蜂蜜水。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
3、饮食上注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稀粥、面条和鸡蛋羹等。
4、家里常备体温计,经常测量体温。
4、肺炎症状描述: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