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两位重要的老师,他们不仅给我们传授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带给我们一生的影响,以至于我们一辈子都忘怀不已。
大作家就曾经饱含深情留下了忆恩师的《我的老师》,让认识这位可亲。
看老师写作者的名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组概括老师的特点。
(温柔而美丽。
)2、文章围绕“温柔而美丽”,作者写了哪几件事?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吗?。
3、在同学们的合作之下,我们把七件事分别作了概括。
如果我把难度增大一点,要求用小标题概括,例如,第一件事可以用“假发怒”概括,你会吗?师小结:同学们概括的很好,本文记叙了7件难忘的事情(课件展示七件事)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师:我们知道,在记叙类文章中写人离不开记事,记事离不开写人,刚刚我们概括出了本文所写的七件事,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人物和事件中蕴含的感情。
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读时思考以下问题:1、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你觉得我对蔡老师是怎样的感情,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得到?先自己思考,之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学生自己思考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先展示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表述:我从__________中,读出蔡老师是个_______的人。
预设一: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我们笑了,她也笑了。
师:我们玩一下换词游戏,把“落”换成“抽”,把“敲”换成“砸”,有什么感觉?生:那就变成真打了,蔡老师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温柔的人了。
师:“我”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用石板一迎,这个时候“我”的眼光是狡猾的,那么“我”的神态是怎样的呢?生:顽皮的,得意的。
师:“狡猾”一词实在是比“聪明”更贴切地写出了孩子的可爱和蔡老师的温柔。
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回忆当时的情景,齐读第三自然段。
预设二:在假日里,她把我带到她的家里和她女朋友的家里,在那里,她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而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师:句子中的“观察”换成“看”,“认识”换成“看到”可以吗?(用“观察”,说明不时一般地看,而是仔细地看;“认识”不仅看到了,而且了解了有关知识。
带孩子们观察大自然,获取知识,教学方式独特。
)预设三:生3:我从“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体会到蔡老师是个慈爱的,伟大的人。
师:我们说蔡老师伟大,是因为蔡老师特别细心,她及时发现了我遇到的问题,并帮我解决。
预设四:生4:从“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她爱诗。
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体会到蔡老师热爱我们,热情,充满青春活力。
师小结:综合起来看,我们发现蔡老师是个“慈爱、善良、热爱学生、善于用多种方式教育孩子的老师。
2、面对这样的老师,我对她是什么样的感情?(思考第二个问题)预设一: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对老师外貌描写的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爱。
因为隔了这么久,作者还能记得老师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这是多么深多么清楚的记忆啊,只有感情深才能记得这么清。
师:说起这块黑痣,老师想起一件事:《我的老师》全文最早发表在1956年10月1日的《》上。
那时有位姓韩的老师,和蔡老师住在一个村子里,看到了这篇文章,酌度再三,最后他从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疙’中,认为确实是他熟悉的蔡芸芝老师。
于是,他就把这篇文章给蔡老师看,蔡老师默认了。
后来,蔡老师设法问到了魏巍同志的地址,从此,阔别了30年的师生又重新恢复了联系,以后他们就经常书信拄来。
巍巍不断把自己新创作的作品和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告诉蔡老师;每出一本书,总要亲笔签上名字送给蔡老师,并且一直亲切地称她“芸芝师”。
每次收到魏巍的来信,蔡芸芝老师一家和她的学生“都象过节一样高兴”,蔡老师不仅把来信读给儿女听,也读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和自己一样分享这份快乐,勉励学生象魏巍那样立志成材。
后来,蔡老师的儿女甚至女婿,很多都当了老师。
蔡老师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动,哺育了一个教师家族。
师:这些美丽的故事,都多亏了那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啊,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特点来写。
预设二:生2:我从“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体会到我对蔡老师深深的感激。
师:要体会这一感情,我们先来了解魏巍的成就。
(幻灯片出示)魏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获“鲁迅文艺奖金”。
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师:通过了解我们知道,魏巍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得益于蔡老师的影响和教育。
所以我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我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
预设三:生5:我从“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地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段话中看出我对蔡老师特别热爱。
师: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生5:我连蔡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说明我太爱蔡老师了,有关蔡老师的一切我都想向她学习。
师:在刚才这段话中有一个特殊的句式,是什么句型?生齐答:反问句。
师:用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生齐答:加强语气。
师:谁能试着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生6:有感情的朗读“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师:这样读感情就充沛了许多。
预设四:生4:我从“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体会到我对蔡老师的热爱与感激。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莫大”,是什么意思?生4:“莫大”意思是最大,没有比它更大的。
师:为什么“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生4:因为这件事“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师:“占据”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表达效果?生4:“占据”是一个军事术语,意思是强行占有。
这就说明我当时心里不能想其他的事情,满脑子里都是父亲的死活这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蔡老师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这件事,所以我在心里特别的崇敬感激蔡老师。
师:你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情感吗?大家听我读这个句子:“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伟大,多么公平,多么慈爱的人啊。
”这样行吗?生:不行,因为这三个词语,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伟大的程度最重,所以放在最后。
师:所以我们写句子时要注意内在的逻辑。
预设五:生3:我从“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中,体会到我对蔡老师的热爱与依恋。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默默地”,是不是我没有话想对蔡老师说?你从“默默地”三个字中体会到了什么?生3: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有满腔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对蔡老师说,所以就尽可能的多呆在老师的身边,这更能表现我对蔡老师的依恋。
生7:我从“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中,体会到我对蔡老师的热爱与依恋。
师:文章回忆蔡老师时,一直用的是第三人称,这句话为什么用了第二人称?你是怎样理解的?生7:用第二人称,好像与老师直接对话,面对面地与老师交流,感情更真挚。
师:综合起来看,我们对蔡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依恋、怀念、感激。
刚刚我们讲到文中一共写了七件事,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生8:以爱贯串全文,这七件事都是围绕着蔡老师爱我,我爱蔡老师组织的。
师:魏巍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都得益于蔡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所以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感情。
生1:我从“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体会到“我”对老师的热爱。
师: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生1:因为“我”太喜爱我的蔡老师了,总想和她在一起。
预设六:生:最后一句,结尾虽然很短,但充满了依恋,与开头相呼应,使热爱和思念老师的感情贯穿全文。
师:蔡老师教了魏巍三年,从二年级教到四年级,魏巍就读的平民小学设在一所破旧的关岳庙里,是一所义学,既不收学费,又可不做制服(校服),蔡芸芝老师对这些无钱上正规学校但又同样聪颖的孩子充满了同情和爱。
后来,魏巍转学到办学条件较好的县立五小去上学,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他却伤感地说“可惜”,只因为——生:他要离开蔡老师。
五、拓展延伸,强化认知:师:我们在对课文的品读中,感受到蔡老师与我之间深深的爱。
假如你是魏巍,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你想怎样和蔡老师取得联系?生1:给蔡老师写信。
生2:给她打电话。
生3:给老师发电子邮件。
师:与老师取得联系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篇文章写自1956年,那时电话,电子邮件还没有普及,用这些方式有困难。
所以我们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想怎样写?老师有一些漂亮的明信片,发给你们小组,小组内推选出写得最好的,抄写在明信片上,展示给大家看。
老师发明信片,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明信片的书写。
(播放音乐“老师,你好吗”)师: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生1:敬爱的蔡老师:您好!您还记得那个用石板迎着您的教鞭,男扮女装学跳舞的调皮男生吗?您用您的心点亮了我的心!亲爱的蔡老师,二十多年不见,您还好吗?我非常想念您。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您的学生:魏巍生2:敬爱的蔡老师:光阴似箭,我离开您已经二十几年了,是您让我平生第一次吃到了蜂蜜,是您将青春献给了我们。
您是一片祥云,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您的学生:魏巍师:我从你们写给蔡老师的明信片中,体会到你们对蔡老师的一片深情,那么你对现实生活中一直陪伴你们的老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六、总结全文,激发情感师:你们心中也一定有最想对你最敬爱的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们大声的表达出对老师的爱!生:老师,我爱您!第二课时一、导入魏巍是我国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我的老师》,向大作家魏巍学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二、回顾课文内容文章的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请同学们打开书28页,快速地扫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记叙的几件小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标出段落。
)三、向魏巍学习谋篇布局文中一共写了七件事,(课件2)这七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线索是什么 ?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电视散文《我的老师》。
共同来体会其中蕴含情感。
欣赏时注意与课文的区别。
1、电视散文与原文比较,删掉了哪几段?(教跳舞、观蜜蜂、看写字)2、为什么删掉这三件事?(因为这三件事是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