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实训报告

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实训报告

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实训报告一.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目的和要求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子技术的知识,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调试与研制开发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生产获得一定感性认识,为今后从事电子产品制作与创新设计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自己动手安装万用表,旗舰需要们们自己识别集成电路的电阻值,电容,电位器,二极管等等器件。

然后自己安装元件,动手焊接,组装和调试,知道最终做出一个可以在实际中使用的万用表。

在此过程中学会使用基本工具,比如尖嘴钳、剥线钳,还有电烙铁,焊锡,另外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可以培养我们的排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安装万用表的同时,还要学会识别电路图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各个功能是通过什么原理来实现的,以此了深入解到曾经在课堂上学过各种元件电路模型的应用方法和误差。

在组装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抓住细节精益求精,有条理的操作和分析问题。

二.Mf47的组成部分指针式万用表的型式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类似的。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主要由表头、档位转换开关、测量线路板、面板等组成表头是万用表的测量显视装置,指针式万用表采用控制显示面板+表头一体化结构;档位开关用来选择被测电量的种类和量程;测量线路板将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被测电量转换为表头所能接受的直流电流。

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和电阻等多种电量。

三.Mf47安装原理及准备工作1.整理元器件首先因该是根据产品盒内的说明书指示清点各个原件是否有缺失。

2. 电阻识别读数方法红红黑棕金五色环电阻最后一环为误差,前三环数值乘以第四环的10颜色次幂颜色次,其电阻为220×10^1=2.2K 误差为±5% 第一色环是百位数,第二色环是十位数,第三色环是个位数,第四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五色环是误差率。

首先,从电阻的底端,找出代表公差精度的色环,金色的代表5%,银色的代表10%。

再从电阻的另一端,找出第一条、第二条色环,读取其相对应的数字,以下图为例,前两条色环都为红色,故其对应数字为红2、红2,其有效数是22。

再读取第三条倍数色环,黑1。

所以,我们得到的阻值是22x1=22Ω。

如果第三条倍数色环为金色,则将有效数乘以0.1。

如果第三条倍数色环为银色,则乘以0.01。

对于第五环所代表的代表误差。

如果第五条色环为黑色,一般用来表示为绕线电阻器,第五条色环如为白色,一般用来表示为保险丝电阻器。

如果电阻体只有中间一条黑色的色环,则代表此电阻为零欧姆电阻。

3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焊接基本流程:清洁处理、加热、给锡。

首次使用电烙铁时,插上电源插头后,电烙铁温度上升的同时,先在烙铁头上涂上少许松香,待加热到焊锡熔点时,再往烙铁头上加焊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烙铁温度很高,达300℃以上,长时间加热会使焊锡熔化挥发,在烙铁头上留下一层污垢,影响焊接,使用时用擦布将烙铁头擦拭干净或在松香里清洗干净,再往烙铁头上加焊锡,保持烙铁头上有一层光亮的焊锡,这样电烙铁才好使用。

4.焊点的正确形状:1.正确焊点,焊点就象光滑小山丘;2.不正确焊点,焊锡多,中间空,虚焊;3.烙铁不正确焊点,元件线未出头4.不正确焊点,半焊,振动易脱焊;5.不正确焊点,撤离时带出一个小尖峰;6.正确焊点,桃形焊点,烙铁从元件引脚方向离;7.不正确焊点,象油滴焊点,与焊盘未焊接。

元器件焊接好后,元器件引脚不高出电路板面1mm,应将多余部分的引脚用斜口钳或其它剪切工具剪去,使印刷电路板整洁美观。

实际操作时应该尽量按照上图1,6所示,防止虚焊错焊,这样在众多的焊点焊完之后,才能保证这个电路没有断路的焊点。

5. 烙铁头的保护为了便于使用,烙铁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维修,将烙铁头上的黑色氧化层锉去,露出铜的本色,在烙铁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烙铁头表面的颜色变化,随着颜色的变深,烙的温度渐渐升高,这时要及时把焊锡丝点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在一定温度时熔化,将烙铁头镀锡,保护烙铁头,镀锡后的烙铁头为白色。

6. 烙铁头上多余锡的处理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架中带水的海棉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

不可在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抹去。

7. 元件引脚规范处理要求将元件的引脚弯曲成规定的形状之后在进行插入到电路板之中。

左手用镊子紧靠电阻的本体,夹紧元件的引脚,使引脚的弯折处,距离元件的本体有两毫米以上的间隙。

左手夹紧镊子,右手食指将引脚弯成直角。

不能用左手捏住元件本体,右手紧贴元件本体进行弯制,如果这样,引脚的根部在弯制过程中容易受力而损坏,元件弯制后的形状,引脚之间的距离,根据线路板孔距而定,引脚修剪后的长度大约为8mm,如果孔距较小,元件较大,应将引脚往回弯折成形。

电容的引脚可以弯成直角,将电容水平安装,或弯成梯形,将电容垂直安装。

二极管可以水平安装,当孔距很小时应垂直安装,为了将二极管的引脚弯成美观的圆形,应用螺丝刀辅助弯制。

将螺丝刀紧靠二极管引脚的根部,十字交叉,左手捏紧交叉点,右手食指将引脚向下弯,直到两引脚平行。

有的元件安装孔距离较大,应根据线路板上对应的孔距弯曲成形。

四.练习试焊在实际操作前应该找一块练习板来实践,可以使平时废弃的电路板,拿来做实验,练习和熟悉基本操作,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纠正自己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练习时注意不断总结,把握加热时间、送锡多少,不可在一个点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使线路板的焊盘烫坏。

注意应尽量排列整齐,以便前后对比,改进不足。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送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

当焊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出焊点大约0.5 mm。

五.组装和调试过程1.焊接前准备对照电路图,将原件按照图示插入对应的焊孔内。

我在焊接的时候焊接顺序是先焊接电阻,在焊接其他的元件,因为其他的元件个数较少而且形态各异,比较容易辨认。

而电阻一旦焊接错误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2.元器件的焊接在焊接前先做好焊接的练习后在进行操作。

焊接完后的元器件,要求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为了保证焊接的整齐美观,焊接时应将线路板板架在焊接木架上焊接,两边架空的高度要一致,元件插好后,要调整位置,使它与桌面相接触,保证每个元件焊接高度一致。

焊接时,电阻不能离开线路板太远,也不能紧贴线路板焊接,以免影响电阻的散热。

焊接时不允许用电烙铁运载焊锡丝,因为烙铁头的温度很高,焊锡在高温下会使助焊剂分解挥发,易造成虚焊等焊接缺陷。

3 其他元件安装问题和注意事项a.在焊接了所有电阻电容,二极管后要先查看是否存在错焊,如无错焊在按照说明以此安装电位器,输入插管,晶体管插座。

b.在焊接晶体管插座的时候要注意按照要先将金属弹片插入孔内然后要将应引脚弹片眼凹槽按压到垂直后,将引脚对准焊盘焊接。

c.安装输入插是要非常仔细,严格的按照说明。

要求输入管柱与电路板垂直,一定不能有倾斜,否则在将其插入到盒子的时候会由于四个角不能对准插空而可能损坏电路板。

d.另外在安装电刷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图示,否则在测试的时候可能换挡时不灵敏。

4 焊接操作问题和注意事项(1)在拿起线路板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或者用两指捏住线路板的边缘。

不要直接用手抓线路板两面有铜箔的部分,防止手汗等污渍腐蚀线路板上的铜箔而导致线路板漏电。

(2)如果在完装完毕后发现高压测量的误差较大,可用酒精将线路板两面清洗干净并用电吹风烘干。

电路板焊接完毕后,用橡皮将三圈导电环上的松香、汗渍等残留物擦干净。

否则易造成接触不良。

(3)焊接时一定要注意电刷轨道上一定不能粘上锡,否则会严重影响电刷的运转。

为了防止电刷轨道粘锡,切忌用烙铁运载焊锡。

由于焊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气泡,使焊锡飞溅到电刷轨道上,因此应用一张圆形厚纸垫在线路板上。

(4)如果电刷轨道上粘了锡,应将其绿面朝下,用没有焊锡的烙铁将锡尽量刮除。

但由于线路板上的金属与焊锡的亲和性强,一般不能刮尽,只能用小刀稍微修平整。

(5)在每一个焊点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使焊盘脱开或脱离线路板。

对焊点进行修整时,要让焊点有一定的冷却时间,否则不但会使焊盘脱开或脱离线路板,而且会使元器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六.心得体会在此过程完全是又小组一起完成,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小组去解决的,或者查找网上的资料,开始觉的好难,到最后终于一一解决。

这个过程中自己获益不浅。

在电子工艺方面,自己通过制作万用表,大体上了解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了解了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的基本原理,这个都是从看懂电路图说起的。

除此之外,关于焊接工艺知识也有不少了解,至少自己会安接元器件,会焊接,会调试,而要想提高自己的从操作技术,这一切还需要更多的来年息来达到。

而通过这次的学习,在技术之外自己也学到了不少道理。

遇到问题应该追本溯源,不要心急怕不能玩成任务,原始心急救援时没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倍功半。

在问题面前要求我们具有一颗平常心,问题要想解决好一定是从问的原因去摘解决的办法,只要顺藤摸瓜就一定能找到问题所在。

另外学会查找资料也很关键,但仅我们处在一个心的海洋里,有很多知识的或去需要我们从众多的资料中去查找,学会有条不紊的分析查阅,这对我们在今后解决现实的问题很有帮助。

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总结,比如如何正确识别电阻值,正确的安装元件,这些事情总会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可循。

要学会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相同点,相互比较,就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