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教学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目标:1、感受新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文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北唱这首歌。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了解王洛宾的概况,主要作品及新疆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
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录音机、新缰帽。
教学过程:一、用录音机播放新疆民族《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歌词赋予的情绪的风格。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葡萄瓜果香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葳”优美的歌声向我们传递着新疆的神奇和美丽,新疆地域辽阔,特产资源十分丰富。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美新疆为祖国的“一块宝地”,你能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学生交收集到的材料(材料来源:八年级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新疆的了解。
①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
②新疆盛产的家作物。
③新疆蕴含的主要资源。
④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及服饰特点。
(师生共同体验歌曲风格,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步伐。
)(录音机播放歌曲)教师戴着新疆帽随着音乐律动。
学生通过观看师的“微颤”、“绕腕”、“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
三、学唱歌曲(1)师激情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2)理解歌词的内涵播放录音机,请学生随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读,理解歌词内涵。
(3)自学歌曲①听录音,用“啦”模唱。
听师弹歌曲旋律一小节一小节的填词③演唱,找出难点。
(歌曲中重复成相近的旋律较多,如:第一小节的前两拍常常出现唱成注意引导学生在速度、情绪、咬字吐字等方面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四、表现歌曲(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①节奏练习(略)②节奏练习(乐器敲击体验)角色分配:手鼓敲击节奏①铃鼓敲击节奏②沙锤敲击节奏③学生表演时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歌绪做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五、拓展延伸(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2)欣赏王洛宾的作品之一《半个月亮爬上来》。
六、小结雪绒花-初中音乐课(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教材分析: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
该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
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其中《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
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
《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课前律动。
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二、导入新课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
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
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
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
《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
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
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
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
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
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
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
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
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
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
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
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
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
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
三、欣赏歌曲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
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
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
《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四、演唱歌曲1、师弹电子琴,生划拍用“啊”音哼唱旋律。
2、跟琴用轻声唱歌词。
3、师提示:怎样唱这首歌刚才同学们已经讨论了,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跟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VCD光盘《雪绒花》伴奏音乐,生全体起立,有感情地演唱)五、演奏乐曲1、师导入: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魅力。
《雪绒花》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意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于是也有音乐创作人为它编配了器乐合奏曲,翻开书第14面。
2、看谱,分析配器,主旋律竖笛练习。
a、师范奏,生指法练习。
b、生自由练习,师指导。
c、齐奏,师用铃鼓伴奏。
3、分析配器的各种节奏,并结合旋律进行试奏。
看第10面五线谱和简谱的时值对照表,弄清配器的节奏。
a、碰铃节奏×――×-××-0叮叮叮叮b 、沙锤节奏0 ×××××××”-0沙沙沙沙沙沙沙C、大鼓节奏×0 0 ××-×-×咚咚咚咚咚3、合奏练习a、分组,在A 、B、C三组中,各抽一部分人演奏竖笛,其他人分别演奏一种乐器。
b、指出合奏中的不足,再度合奏,分组轮流进行。
六、综合表演1、导入:今天,我们在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时候体会到了歌曲感人的艺术魅力,在乐曲合奏中享受到了合奏成功的愉悦。
对于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呢?(生谈想法)2、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音乐作品,生排练时教师做指导。
3、全班交流,组对组进行评价。
七、总结下课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故乡的云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一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亲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2、结合具体作品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两大要素。
能用连贯的气息,圆润和谐的声音,演唱《故乡的亲人》和《故乡的小路》,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积极参与《思乡情》诗歌朗诵音乐会的表演和创作实践活动,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内容:1、复习《故乡的亲人》、学唱《故乡的小路》2、听赏《故乡的云》、《那就是我》3、学生创作和表情教学重点:感受、比较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对作品进行对比、联想、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古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
走遍天涯海角,眷眷的思乡情意,总是常驻胸间。
唐朝诗人李白有这样一首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生:跟着朗读师: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也写过这样的诗,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放背景音乐)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是啊,思乡之作举不胜举,永唱不绝。
(二)复习《故乡的亲人》聆听歌曲,投影有关图片。
学生齐唱《故乡的亲人》师:这首歌曲该用哪种情绪来演唱?节奏怎样?生:回答。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情感?生:回答。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唱《故乡的亲人》。
生:深情、思念地唱《故乡的亲人》。
(三)学唱《故乡的小路》导入语:刚才我们复习了《故乡的亲人》,通过思念故乡的人来表现思乡之情,那么现在请你听一下这首歌曲是从哪个角度来表现这种情绪的呢?生:聆听歌曲师:这首歌曲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绪怎样?生:讨论后回答。
师:请你轻声跟唱。
生:跟唱《故乡的小路》。
师:你认为这首歌曲采用哪种演唱形式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生:回答。
采用学生选择的演唱形式唱《故乡的小路》(四)听赏《故乡的云》。
导入语: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好象在对我说,归来吧!归来吧!(出示相应的画面)生:聆听《故乡的云》(五)听赏《那就是我》。
师: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生:聆听歌曲师:在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句?生:回答。
(六)比较与分析。
(七)小结(播放《故乡情》)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
浅谈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