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江革负母】
江革避难。
负母保身。
乱平贫苦。
行佣供亲。
【原文】
汉江革、字次翁。
少失父。
独与母居。
遭世乱。
负母逃难。
数遇贼。
欲劫去。
革辄泣
告有老母在。
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以供母。
凡母便身之物。
未尝稍缺。
母终。
哀泣庐墓。
寝不除服。
后举孝廉。
迁谏议大夫。
李文耕曰。
次翁之孝。
于险阻艰难中。
全人所不能全。
然在次翁。
初不敢料其必全。
只尽其心力。
而造次颠沛。
必于是耳。
孔明鞠躬尽瘁。
宁俞薄鸩橐饘。
正同此一副心事。
忠臣孝子。
所以争光于日月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个姓江名革的。
表字叫做次翁。
从小就没有了父亲。
单单剩着江革和他
的母亲同住着。
那时候天下不太平了。
盗贼很多。
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
他在路上。
时
时碰着这班作乱的盗贼。
要把江革掳去。
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
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
诉着说。
我有老母在这里。
要人供养。
我怎么可以和你们一同去呢。
强盗听到这话。
就发
了慈悲念头。
也不忍杀他了。
后来江革辗转在下邳地方作客。
穷得连衣裳鞋子也不完全了。
江革就忙忙碌碌的替人家作工。
赚些工钱来供养母亲。
凡是母亲身边要使用的东西。
没有
缺少一点。
后来他的母亲死了。
江革哭得很悲哀。
住在母亲的坟旁。
就是睡的时候。
丧服
也不除去。
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品行不错。
就举他做了孝廉。
最后迁到谏议大夫的官。
【李泌报恩】
李泌之马。
啮应于野。
閟而不言。
愧其长者。
【原文】
唐李泌、为相。
帝曰。
谁与卿有恩。
朕能报之。
泌曰。
曩为元载所疾。
谪江西。
路嗣
恭与善。
臣常畏之。
会其子应并驱。
马啮其胫。
臣惶恐不自安。
应閟不言。
勉起见父。
臣
常愧其长者。
思有以报。
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
将无作有。
以陷贤者。
况马啮其胫。
泌又与其父异趋者乎。
乃应能
匿伤不语。
弭祸无形。
可谓干父之蛊。
宜受美报。
而邺侯聪明盖世。
纯粹无疵。
尚愧其长者。
则应亦足多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
有个姓李名叫泌的。
做了宰相。
皇帝问他道。
那一个是对你有恩德的人。
我能够替你报答他。
李泌道。
从前做臣子的。
很被元载嫉妒的。
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地方。
路嗣恭和元载很要好。
做臣子的心里非常怕他。
刚巧和路嗣恭的儿子名叫路应的一同跑马。
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
做臣子的怕得了不得。
心里很不安。
可是路应却守了秘密。
竟不
说出这回事。
并且忍了痛。
勉强起来。
去见他的父亲。
做臣子的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的
行为。
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
皇帝于是马上把路应加了官。
做宣歙地方的观察使。
【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
与虞人期。
冒雨而往。
身自罢之。
【原文】
周魏斯、本为晋大夫。
威烈王廿三年。
命为诸侯。
是为魏文侯。
尝与虞人期猎。
是日
饮酒乐。
天雨。
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
期猎。
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
文侯之德尚矣。
当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则曰赵、兄弟也。
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
对亦如之。
二国皆怒。
后知其讲于己也。
皆朝于魏。
观其当乐不忘期。
冒雨而赴野。
于虞人且如此。
况兄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魏斯。
本来是做晋国里的大夫官的。
在周朝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
才命他做魏国的诸侯。
就是后来叫做魏文侯的是了。
有一次、魏文侯和那职掌苑囿田猎的
虞人。
约下了日期去打猎。
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
魏文侯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魏文侯将要出去了。
他左右的人说。
今天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请问国君将要到
什么地方去呢。
魏文侯道。
我以前和虞人约下了日期打猎。
虽然喝酒喝得很欢乐。
那里可
以丢掉会期呢。
就出去、亲自打罢了猎才回来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