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

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17年月日摘要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中国的电力工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是令人瞩目的。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使得继电保护得以飞速的发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电网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如果设计与配置不当,继电保护将不能正确动作,从而会扩大事故的停电范围。

因此,要求继电保护有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四项基本性能,需要整定人员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进行协调。

本次设计以对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的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

设计内容包括:系统主要元件的参数,短路电流的计算,中性点接地的选择,距离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零序电流保护方式配置与整定计算,及主变压器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110kV继电保护;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保护目录第1章绪论 (1)1.1什么是继电保护 (1)1.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目的及基本任务 (1)1.2.1整定计算的目的 (1)1.2.2 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 (1)第2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论 (3)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3)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2.3 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4)第3章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 (6)3.1 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 (6)3.1.1 110~22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6)3.2 相间距离保护 (6)3.2.1 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6)3.2.2 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7)3.2.3 相间距离保护II段整定计算 (8)3.2.4 相间距离保护III段整定计算 (9)3.2.3 线路A-BD2,B-BD2 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结果: (10)3.2.4相间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合的原则 (11)3.3 零序电流保护方式配置 (12)3.3.1 110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原则 (12)3.4 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运行方式分析 (12)3.4.1 接地短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12)3.4.2 接地短路计算的运行方式选择 (12)3.4.3 流过保护最大零序电流的运行方式选择 (13)3.4.4 最大分支系数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13)3.4.5 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3)3.4.6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结果表 (16)第4章线路保护整定 (17)4.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目的及步骤 (17)4.1.1 短路计算的目的 (17)4.1.2 计算短路电流的基本步骤 (17)4.2 运行方式的确定 (18)4.2.1 最大运行方式 (18)4.2.2 最小运行方式 (18)第5章主变压器保护的设计 (19)5.1 主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 (19)5.2 本设计的主变保护的配置及说明 (19)5.3 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20)第6章保护评价 (24)第7章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第1章绪论1.1什么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指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1.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目的及基本任务1.2.1整定计算的目的继电保护装置与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继电保护)属于二次系统,但是,它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现代的超高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中,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是提高其速动性。

总之,电力系统一时一刻地也不能离开继电保护,没有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继电保护工作类别多种多样,诸如设计、制造、调试、安装、运行等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电力生产运行工作和电力工程设计工作中,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不同的部门其整定计算的目的是不同的。

电力生产的运行部门,例如电力系统的各级调度部门,其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力系统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那找具体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系统中各种继电保护有机协调地布署,正确地发挥作用。

电力工程的设计部门其整定计算的目的是按照所设计的电力系统进行计算分析,选择和论证继电保护的装置及选型的正确性,并最后确定其技术规范等等,正确圆满地完成设计任务。

继电保护是建立在电力系统基础之上的,它的构成原则和作用必须符合电力系统的内在规律;同时,继电保护自身在电力系统中也构成一个有严密配合关系的整体,从而形成了继电保护的系统性。

因此,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一种系统工程。

1.2.2 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需要整定计算的部门:设计、调试、运行。

各部门进行整定计算的目的和要求不同。

设计部门―――其目的是按照电力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典型的运行方式进行故障计算,制定全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和装置选型,并进行整定,校验能否满足四性的要求,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论证配置方案、装置选型和定值选择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一般要制定多个方案,多套定值进行比较,确定一个在经济技术上最佳的方案。

调试部门―――基建部门安装完保护装置后,要进行72小时的试运行,以验证保护装置的完好性,接线的正确性和安装的质量。

为此要进行故障计算和整定。

也可按调度给出定值进行整定和调试。

运行部门―――是直接应用继电保护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向用户可靠供电的部门,有直接的责任,因此对整定计算的全面性,正确性和精度要求最高。

所谓全面性是指不只是考虑每个装置的保护效果是否最佳,还要考虑各个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正确,全系统的保护效果是否最佳。

不仅考虑正常运行状态下发生各种故障时保护的性能,还要考虑故障后状态下保护的性能。

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计算出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并对各保护的灵敏度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分析,确定合理的继电保护方案。

具体地:1)绘制电力系统接线图。

2)建立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

3)根据电力系统各个设备的原始参数,计算归算到基准参数下的各序阻抗并绘制出正、负、零序阻抗图。

4)确定继电保护整定需要满足的电力系统规模及运行方式变化限度。

5)进行电力系统各点短路电流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表。

短路点一般选在各厂、站的母线上。

6)确定初步的保护方案,进行各保护定值的计算,并将整定计算结果列表(微机保护定值单)。

7)按继电保护功能分类,分别绘制出继电保护配置图。

第2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论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尽量缩小停电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电力系统中非故障部分能继续运行。

速动性:快速的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因此,在发生故障时,应力求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

动作迅速而同时又能满足选择性要求的保护装置,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价格也比较昂贵。

电力系统在一些情况下,允许保护装置带有一定的延时切除故障的元件。

因此,对继电保护速动性的具体要求,应根据电力系统的接线以及被保护元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切除故障的总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

一般的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06~0.12s,最快的可达0.01~0.04s;一般的断路器动作时间为0.06~0.15s,最快的可达0.02~0.06s。

灵敏性: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该是在事先规定的博爱户范围内部发生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通常记为Ksen,它主要决定于被保护元件和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方式。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对于任何一台保护装置,在为其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他应该动作的故障,它不应该拒绝动作(简称拒动);而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包括系统正常运行状态或发生了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则不应该错误动作(简称误动)。

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保护装置本身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而言的。

一般来说,保护装置的原理方案越周全,结构设计越合理,所用元器件质量越好,制造工艺越精良,内外接线越简明,回路中继电器的触点数量越少,保护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就越高。

同时,正确的安装和接线、严格的调整和试验、精确的整定计算和操作、良好的运行维护以及丰富的运行经验等,对于提高保护运行的可靠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

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

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绝大部分工作也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好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而进行的。

2.3 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与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

熔断器就是最初出现的简单过电流保护,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

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功率、发电机的容量不断增大,发电厂、变电站和供电网的结线不断复杂化,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作用于专门的断流装置的过电流继电器。

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

这个时期可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

自本世纪初第一代机电型感应式过流继电器(1901年)在电力系统应用以来,继电保护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