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1)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三、皮肤的病理特点
今天都不舒服了!
1、表皮的病理改变 • 角化过度:角质层异常增厚。角化 过度由完全角化的细胞所组成,即 正角化过度或角化亢进。角化过度 可以是绝对的,即角质层比同一部 位正常角质层增厚;也可以是相对 的,即由于棘层变薄,使角质层相 对增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度生长
角化不全:在角化过度的角层细 胞内残留有固缩的核。临床上表 现为鳞屑。角化不全是由于表皮 细胞的转换速度过快,使细胞未 能完全角化便到达角质层,在角 化不全下方的颗粒层往往减少或 消失。
• 乳头层:位于真皮层浅层,纤维束细小。 • 网状层:纤维束粗大,由胶原纤维和弹力 纤维构成,网状纤维像网一样。 胶原纤维: 由胶原蛋白构成,有伸缩性, 是真皮层的主要成份,占整个成份重量的 75%,耐拉力,有弹性,张力和韧性,可 以防止皮肤长皱纹和细纹。弹力纤维:有 较好弹性,约占皮肤重量的2%--4%,它令 您的皮肤和器官轮廓分明具有弹性
• 吸收功能 皮肤能从外界吸收各种物 质,如水分及保养品的渗透、 吸收。
• 新陈代谢功能 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 新代谢的能力。皮肤作为人体 的一部分,还参与全身的代谢 活动。皮肤中有大量的水分和 脂肪,它们不仅使皮肤丰满润 泽,还为整个肌体活动提供能
量,可以补充血液中的水分 储 存人体多余的水。皮肤是糖的 储库,能调节血糖的浓度,以 保持血糖的正常。
• 颗粒层增厚:颗粒层细胞数量 增加,常伴有正角化过度如扁 平苔癣。但可有例外,如寻常 性鱼鳞病时有正角化过度,但 颗粒层反而变薄。
• 颗粒层减少:颗粒层细胞数目 减少,如寻常性鱼鳞病及银屑 病。 • 棘层肥厚:棘层细胞数目增加 ,导致棘层增厚,常伴表皮突 的增宽或延长。见于银屑病及 慢性皮炎湿疹类疾病。
• 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 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 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 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 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
• 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 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 角质颗粒皮肤。
• 棘细胞层 :由4~8层多角形的 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 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 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 棘层松解:表皮细胞间的粘合 丧失,导致出现表皮内裂隙、 水疱或大疱。当与周围细胞完 全分离后称为棘层松解细胞, 其核圆、染色均一、周围绕以 嗜酸性浓缩的胞浆。棘层松解 发生在表皮内病变如天疱疮。
• Munro微脓肿:角质层及颗粒 层中中性粒细胞聚集,见于银 屑病等。 • Pantrier微脓肿:表皮内 3个或 3个以上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 的集聚,特征性的见于蒙样肉 芽肿。
• 每一平方寸的皮肤有65个毛囊 ,内有皮脂腺分泌油份,汗腺 分泌水分,酸膜就是这种油份 和水分的天然混合物,覆盖和 保护外层皮肤免受细菌、阳光 和污染的侵害。健康皮肤的酸 碱值在4.5-6之间,酸膜的完好 与否取决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 泌是否平衡。
(2)真皮层 • 由乳头层和网状层组成, 又称中皮层,比表皮层厚约10 倍,含有大量血管,淋巴管, 神经,肌肉,皮肤附属器等。 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的60%。
皮肤的结构、生理 功能和病理特点
烧伤、整形、泌尿外科 王海霞
一、皮肤生理解剖结构
1、皮肤的定义: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 于全身,保护人体,构成人体 抵御外部侵害的 第一道防线, 约占人体重量的16%,成人面 积约占1.5—2.0平方米,眼睑, 外阴,包皮处皮肤最薄,手掌 ,足底皮肤最厚。
2、皮肤的基本结构:
• 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 皮下组织和皮肤附属器官。
(1)表皮层: • 平均厚度为0.2毫米,由外向内 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棘层,基底层组成,又称上 皮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只 有神经未梢,刺破不会出血。
NO
• 角质层:体表最外层,过厚会使 皮肤无光泽,暗淡,发黄,吸收 能力差。太薄会使皮肤易敏感。 角质层的形成是26—28天 。由 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 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 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 。
• 基底层;含有基底细胞,黑素 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此层细 胞不断分裂,逐渐向上推移、 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 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 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 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黑 素细胞受到阳光照射反射到角 质层, 形成黑斑。
• 另外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 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 ,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 皮脂膜,有人称为酸性保护膜 。
• 呼吸功能
皮肤本身会产生微细的呼吸皮 肤并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它 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 。皮肤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的途径 有三条:营养物渗透过角质层细胞 膜,进入角质细胞内;大分子及水 溶性物质有少量可通过毛孔。汗孔 而被吸收;少量营养物通过表面细 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
咦,空气很新鲜啦!
• 粘蛋白:粘蛋白存在于正常皮 肤的基质中。在正常皮肤组织 中,粘蛋白的含量很少,HE染 色下是见不到的。在环状肉芽 肿、红斑狼疮等病变中,真皮 胶原间粘蛋白数量明显增多, HE染色下为轻度嗜碱性、颗粒 状或纤维状的物质。
4、皮下组织的病理改变
• 脂膜炎:根据病变主要是发生 在脂肪小叶还是小叶间隔,又 分为小叶性脂膜炎及间隔性脂 膜炎。
• 直接由动静脉吻合支进入静脉 中,使体表血流量减少,减少 散热,保持体温;当气温高时 ,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 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 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调 节
• 分泌与排泄 皮肤的汗腺可分泌汗液。皮 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脂在皮肤表 面与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 ,滋润保护皮肤及毛发;皮肤通 过出汗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 ,如尿酸、尿素等。
毛囊角栓: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 ,使毛囊漏斗部扩大,其中为栓 状角质物所充满。见于慢性盘状 红斑狼疮、硬化萎缩性苔萍等。
• 角化不良:过早成熟的角化细 胞,核固缩深染,胞浆鲜红嗜 酸性染。毛囊角化症时的圆体 细胞及谷粒细胞都是角化不良 细胞,角化不良细胞也可见于 恶性肿瘤,如鲍温病及鳞状细 胞癌。
3、结缔组织的病理改变 • 胶原变性:胶原结构和着色性的 改变。包括玻璃样变及嗜碱性变 。玻璃样变时胶原呈均一、明显 嗜酸性红染,如硬斑病。嗜碱性 变时胶原纤维呈无定形或颗粒状 灰蓝色染,常见于真皮上部,如 日光角化症时。
• 纤维素沉积:HE染色下为鲜红 嗜酸性染、不规则形或均一的 物质,常见于小血管的管壁, 也可见于血管周围及胶原束间 。现已证实主要系血浆中的纤 维蛋白即纤维素沉积所致。
(3)皮下组织

又称脂肪层,皮肤最底层,由 大量脂肪细胞和蔬松结缔组织构成 ,其厚度约 占真皮层的5倍,含大 量血管,淋巴管深部毛囊,具有维 持人体的温度、缓冲外力、保护内 脏 、隔缘、绝热功能、保护皮肤张 力作用,并参与体内脂肪代谢。
(4)皮肤附属器 • 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汗 腺、皮脂腺、毛发、爪甲等。 血管直接与内脏相连,动 脉血管将氧气和营养送到皮肤, 静脉血再负责把代谢的废物运走 。
谢 谢 !
• 肿瘤:非炎症细胞的增生,一 般是不可逆的。可以发生转移 的肿瘤为恶性肿瘤,不会发生 转移的肿瘤为良性肿瘤。
• 非典型性或异型性:具有不良 分化的细胞,表现为核大小不 等,外形不规则,染色质丰富 、深染,有不典型丝状分裂像 ,又称为核非典型性。
• 乳头瘤:由于真皮乳头向上伸 展,使皮肤表面呈现乳头状的 突起,常伴其上表皮的棘层增 生、粒层增生及角化亢进,如 脂溢性角化症、寻常疣等。乳 头瘤时真皮乳头增厚,其上表 皮也可正常甚至变薄,如皮赘 及黑棘皮病时。
• 液化变性:表皮基底细胞内有 小空泡形成,这些小空泡相互 融合,致基底细胞破坏或坏死 ,最终导致表皮下疱形成。如 多形红斑。
• 色素增加:表皮基底层及其上 部细胞色素增多,在真皮乳头 部也常可见黑素颗粒,如黄褐 斑。
我有黄褐斑吗?
• 色素减少:表皮基底层内黑素 颗粒减少或消失,如白癫风。 • 色素失禁:基底层细胞及黑素 细胞受损后,黑素释放至真皮 内,部分被位于真皮浅层的组 织细胞所吞噬(噬黑素细胞) ,见于色素失禁症、扁平苔癣 等疾病。
可以防止一定量电流对人体的伤
害,皮肤的角质层和黑色素须 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线, 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内部组织 。皮脂腺能分泌皮脂,汗腺分 泌汗液,两者混合,在皮肤表 面形成一层乳化皮肤膜,可以
滋润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阻 止体内水分被蒸发和体外水分的 透入;角质层细胞的主要成分为 质蛋白,对弱酸、弱碱的腐蚀有 一定抵抗力。汗液在一定程度上 可冲淡化学物的碱度,保护皮肤 ;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 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 入,并有抑菌、杀菌作用。
• 感觉功能 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 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 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 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 冷觉等。
• 调节功能 体温皮下脂肪、毛细血管 均具有保温作用,能维持一定 的体温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 肤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体表 血流量增多,皮肤散热增加, 使体温不致过高。当气温较低 时,皮肤毛细血管网部分关闭 ,部分血流由动脉不经体表,
• 坏死:有生命机体内组织或细 胞的死亡。组织学上判断坏死 是根据核的改变,即核碎、核 缩及核溶。坏死细胞的胞浆常 肿胀、红染。
• 肉芽组织:在伤口愈合、溃疡 及炎症过程中出现,以富含血 管的水肿性结缔组织为特点, 有许多新形成的毛细血管,多 数成纤维细胞及较为致密的混 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
• 肉芽肿: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 的炎症过程,常呈慢性经过。 组织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作用 。吞噬了黑素颗粒为噬黑素细 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为噬含 铁血黄素细胞,吞噬了脂质为 泡沫状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可 以多核,如郎罕细胞,Touton 细胞及异物巨细胞。
• 表皮萎缩:指(1)棘层细胞数 量减少;(2)表皮突变平乃至 消失,如硬化萎缩性苔薛、老 年人萎缩的皮肤。 • 海绵水肿:棘细胞间水肿,使 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 ,状如海绵故名。严重的海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