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帮妈妈叠被子精选作文

帮妈妈叠被子精选作文

帮妈妈叠被子精选作文
帮妈妈叠被子
明天就是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了,怎样才能让她快乐呢?我想了想,决定帮妈妈做家务——叠被子。

第二天早上,我听见闹钟一响,立即起床叠被子。

首先,把被子向上对折一下,再向左、右各对折一次,一个方方正正的大“豆腐块”就好了。

我一边想着怎么放置,手一边不停地摆弄着,结果忘了自己在干什么。

当我玩得正投入的时候,妈妈进来了,还把我说了一通。

唉,都是贪玩惹的祸。

本来想帮帮妈妈的,却让她生气了,看来,我做家务真是不在行啊。

妈妈,请您好原谅我。

同时,祝您节日快乐。

【扩展阅读:指导中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精选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精选作文的源头。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精选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

”因此,只有让学生平常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四周事物的习惯。

经常安排一些联络学生生活实际的活
动。

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常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

假如学生平常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精选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精选作文的“窍门”。

阅读是精选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

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中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

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平常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领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领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
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精选作文总是不详细。

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格式,学习范文格式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格式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详细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精选作文也就比较详细。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

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

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

”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

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

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构造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

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精选作文的捷径。

如学习了《假设》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精选作文《假设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精选作文用词得当,表达清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充满了一片纯洁的爱心。

这样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精选作文教学当中,到达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
有效的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精选作文要求是什么。

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及时地指导,引导他们打开记忆,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这样既可以紧扣精选作文要求,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想好后,同桌先练习说一说,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出对方用词不当之处,交代不清楚、不详细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进行再思考调整。

这样做,既避免了写作时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觉得自己思路清楚,说得通顺连接,比较满意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读:写完后,还要读一读,找出错别字及用得不当的词句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改: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学会修改自己精选作文的能力。

然而许多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问习题:若要他把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来,但假如让他去修改同学的精选作文,去挑别人精选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许多不当的地方,有的甚至连教师也想不到。

根据中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通过精选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习题,提高自己的精选作文能力。

只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善于启发、巧于点拨、及时激励,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