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机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行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贸企协字(2018)9号),经预案调研,专家论证审核,《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2019年第一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联合咨询中心等单位共同制定《微纳米气泡机》团体标准(标准计划号为:T/CC-JH201901)。
(二)目的和意义
1、微纳米气泡机是通过负压自吸的方式把尽量多的空气吸入混入水中,通过压力使空气超饱和的混入水中,再通过释气装置,把混在水中的空气完全释放出来,形成很小直径的微纳米气泡。
释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全部释放出混入水中的空气,形成更多细小的微纳米气泡使出水颜色更白,气泡保持时间更长。
2、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对微纳米气泡机的需求逐年增大,产品规格多样,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达到10多家,年产量60万台,年销售达到1亿多。
生产批量也在逐年增大,3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微纳米气泡机生产涉及金属材料加工、塑料注塑成型工艺┄等等,生产环节多,工艺复杂,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抽查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定满足我国现行技术水平的团体标准规范微纳米气泡机,对提高微纳米气泡机产品的质量,促进品牌培育,增强我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主要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
●2019年2月,项目立项并筹备组织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9年3月,召开工作组启动会议,标准工作组提交工作计划及
人员组成等方案;
2.调研阶段
●2019年4月,进入调研阶段,标准编制组前期以资料调研方式,
收集相关标准、项目文档进行大纲设计;
●2019年5月,标准编制组以标准大纲草案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
对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讨论、资料整理、汇总;
3.起草阶段
●2019年5月,标准编制组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充分听取各单位
的意见并研究相关资料;
●2019年6月初,形成标准草案稿;
4.草案稿研讨阶段
●2019年6月中下旬,召开了工作组内部标准草案稿的工作组研讨
会,标准编制组针对研讨会上的相关问题;
●2019年7月末,明确标准的各模块内容,对草案完善并形成征求
意见稿;
5.征求意见阶段
●2019年8月中上旬,标准编制组完成《微纳米气泡机》征求意见
稿、编制说明;
●2019年9月,完成《微纳米气泡机》征求意见公示,并根据专家
意见对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
5.征求意见阶段
●拟定于2019年12月30日前,召开《微纳米气泡机》专家审查会。
二、标准编制原则与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原则性:标准的格式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
2)适用性:根据微纳米气泡机市场求和产品特点,制定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各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国微纳米气泡机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的有效监管。
3)先进性:该产品目前没有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也未检索到相应的国际标准,制定的标准填补了这一空白。
4)协调性:制定的微纳米气泡机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二)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1)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采纳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了电动舷外机产业发展现状,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2)本标准主要进行产品外观、电气性能、接地措施、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泄露电流、电气强度、额定输入功率偏差、电压波动试验、水路耐压性能、出水流量、出气泡水时间、连续出气泡水时间、气泡存留时间、排水时间、防水等级、噪音、溶解氧、余氯去除、重金属及有害化学物质去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去除、细菌及微生物去除、身体保湿度提升、湿热测试、寿命测试、振动试验、跌落测试、模拟汽车运输试验、可维修性试验等。
三、标准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的分歧意见。
四、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微纳米气泡机生产、交收,建议在本标准通过审定后,尽快作为推荐性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一)组织措施:在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组织协调下,以标准起草组成员为主,成立标准宣贯小组。
(二)技术措施:组织撰写标准宣贯材料,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工作。
六、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不存在可废除的对应标准。
七、本标准编制说明的附件
无。
《微纳米气泡机》标准编制组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