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
【摘要】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以及我国服务贸易对整体贸易发展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准确的测量服务贸易的各项指数成为研究服务贸易的关键。

本文以近年我国服务贸易数据为支撑,逐一对tis指数、cai指数、rca指数等进行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指数测量;对策分析
随着全球产业支柱逐步转向服务行业,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间贸易利益竞争的主要领域。

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我国国内服务贸易整体进入国际市场较晚,但发展迅速。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客观的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境况,对其进行指数测量。

一、我国服务贸易绝对量指标分析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绝对规模
中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表1.1显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2001年的791.34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2868亿美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19.4%。

同时,图1.1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额不断增长,但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表1.1 200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时间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07年08年
09年
出口额329.03 393.8 463.7 620.6 739.1 914.2 1216.5 1464.5 1286.0
进口额390.31 460.8 548.5 716.0 831.7 1003.3
1292.6 1580.0 1582. 0
贸易总额 719.34 854.6 1012.2 1336.6 1570.8
1917.5 2509.1 3044.5 2868. 0
年增长率 / 18.8% 18.4% 32.1% 17.5% 22.1% 30.9% 21.3% -5.8%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

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规定,不含政府服务。

(二)服务贸易开放度
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测度公式为:tis=(tsx+tsi)/gdp。

其中tis、tsx、tsi分别为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出口额和服务贸易进口额。

tis越大表明一国服务贸易开放度越大。

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加快了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但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2显示,从入世后到200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徘徊在6.0%-7.7%之间,而同期我国货物贸易开放度持续大幅上升。

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均在10%以上,这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表1.2200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tis指数单位:亿美元
年份gdp
(亿美元) 服务贸易 tis指数
(%)
出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贸易总额(亿美元)2001年11757.3 329.0 390.3 719.3 6.1
2002年12706.6 393.8 460.8 854.6 6.7
2003年14165.3 463.7 548.5 1012.2 7.1
2004年19316.4 620.6 716.0 1336.6 7.0
2005年22350.0 739.1 831.7 1570.8 7.0
2006年26894.1 914.2 1003.3 1917.5 7.1
2007年32396.8 1216.5 1292.6 2509.1 7.7
2008年44863.6 1464.5 1580.0 3044.5 6.8
2009年47907.6 1286.0 1582.0 2868.0 6.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二、我国服务贸易相对指标量分析
1.cai指数。

cai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即比较优势指数,指产品的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caiij=(xij-mij)/ xij+mij,caiij∈[-1,1]。

其中xij、mij 分别表示i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i国第j种商品的进口额。

当caiij>0时,该国j中商品顺差,且越接近1其贸易优势越大;当caiij1时,表明该国j产品在i国的出口份额超过了该产品在世界上的份额,因此i国j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具有比较劣势。

通过数据测度,发现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rca指数一直徘徊在0.5附近,小于日本的0.7,法国的1.0,美国的1.4。

无论是从rac指数的大小还是变动趋势来看,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不具有比较优势,与其他经济体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较大。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各类指数测度的结果来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以较快速度增长,服务贸易总额也也节节攀升。

但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开放度和国际竞争力比较落后,服务贸易开放度高位不到8%,比较优势指数长期为负,显性比较优势不足。

“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核心竞争力。

要继续巩固和发挥旅游、对外工程承包等传统服务业优势,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优化和提升服务贸易层次。

最后要努力培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服务贸易人才,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唯有这样,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
[2]万婷.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商界,2010,2.
[3]宋丽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测量指数分析[j].商业现代
化,2008,12.
作者简介:
宋波,现就读于安徽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孙保龙,现就读于安徽大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