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提升教育质量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提升教育质量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提升教育质量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挑战,也是机遇。

今天,参加小学校长论坛,感谢区社会事务办领导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心里十分高兴。

这次活动,能让我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充实自己为高新区教育服务的资本。

同时也感谢领导的的信任。

那么,我也借此平台,班门弄斧,谈谈我对校长管理工作的几点肤浅而零散的理解。

一、学校要坚持准确的办学方向,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

校长是学校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在学校中起统揽全局,对工作全面负责。

所以,校长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办学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办学,坚持准确的办学方向,团结和带领全体教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所以,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各项活动中向全体师生宣传准确的教育思想,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贯彻和落实。

校长还要持续增强政治、业务理论的学习,持续提升思想和业务素养,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在繁杂的事务管理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办学过程中去实践、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之体现在学校各项决策和工作中,有力地保证学校办学的准确方向,保障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学校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二、校长要努力提升思想素质,在各项工作和生活中起表率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所以,校长在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同时,要持续转变思想观点,要有现代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每一位教师心里都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称量着每一位管理者,所以领导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不谋私利,不拈轻怕重,不违反原则和民意,处理事情力求公平公正,教师就会心悦诚服;领导若不能率先垂范,说一套做一套,就会失去教师的信任,教师在工作中就不会有积极性。

矛盾了也会越来越多,导致恶性循环,失去人心,学校形象、教育质量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所以校长必须持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做教师的表率,做教师的知心人、贴心人,学校工作才能达到良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持续提升。

三、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做到人之和谐。

重点是要建立和谐的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也是教育教学取得高质量的保障。

在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但是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应该是同事关系、合作关系。

所以领导一定要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思想,尊重教师人格,与教师平等相处,坦诚相见。

作为领导,应该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经常和教师直接沟通,并且注意倾听教师意见。

在产生矛盾时要换位思考,如果领导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就很难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

没有了解和理解,沟通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平等的沟通有利于增加了解、增进理解、消除误解。

其次是要建立和谐的教师关系。

一所学校,只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融洽了,学校才会有生命力,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校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并有所成就。

反之,如果一个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和谐,互不交流,互相猜疑,学校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从而失去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便成了一纸空文,无从谈起。

在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学校应该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既有竞争,更重视合作的平等互利的和谐的教师关系,才能提升凝聚力,才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次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所以教师要树立准确的师生观和民主平等的观点,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以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位教育专家说:“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生命线,没有教学质量的学校,校长说话没份量;没有教学成绩的学校,教师就没有地位。

”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全力打造一支会教学、会教研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为校长,工作要竭尽全力,恪尽职守,带领全体教师增强业务学习,研究新教材。

新教材较之于新教材变化很大,难度也增加了,并且更加注重学生水平的培养。

所以,首先要使全体教师清晰地理解新课改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编者的意图,建立创新精神和意识,增强对学生水平的培养。

其次是加快思想转变,更新教法,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建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讲究教法与学法,注重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手段和灵活的方法。

其三是牢固树立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的思想和意识,以牢固的
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以适合新课改下的新形势。

其四是要增强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落实,特别是对“备、讲”和“教学反思”的督导检查。

有些教师认为写教学设计是多余的,没有必要,上级和学校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是多此一举。

对对,学校要组织教师增强学习,明确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想让学生乐学、爱学,那么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要吃大苦、流大汗,下大力气,这样才会产生一流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其五是增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计划及总结,“备、讲、辅、批、考、研”的督导检查,教师的教学过程、专业发展和教学成绩的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引进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努力创造佳绩。

其六是将安全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范畴,“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使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以保证学生安全为己任,要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和课堂教学渗透对学生实行安全和自我防护、自我保护教育,使学生平安、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程,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的,使命是神圣的。

但是,只要我们心中装载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在上级的准确领导下,工作认真、务实,讲究原则,讲究奉献,讲究方法,增强团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工作氛围,相信和尊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