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
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
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
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
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
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
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
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
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儿子,等你回家。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1)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
3.从内容
..上分析第三段文字的作用。
..和结构
4.仔细阅读第(5)段结尾处画线句,请你揣摩此时中年人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
5.联系全文,找出文中儿子的神态变化的语句,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6.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儿子,等你回家。
分析父亲的言外之意。
让我们“选定一把椅子”
①朱德庸小时候,父亲曾对他说:“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
老虎善跑,猫善上树。
猫虽比不上老虎威风和霸气,但它能上树,抓老鼠。
人们希望成老虎,但有很多却只是猫,久而久之,这些人变成了一批烂老虎。
儿子,你对文字迟钝,对图画却非常敏感,宁可当优秀的猫,咱也不当很烂的老虎!”朱德庸记住了父亲的话,专心于绘画,25岁就成为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②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
再美味的佳肴洒在衣服上也就成了污渍。
了解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椅子”,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③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帕瓦罗蒂,做面包师的父亲,从他小时候就开始教他学习唱歌。
当时,他兴趣广泛,想当老师,也想当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
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
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经过反复考虑,帕瓦罗蒂选择了唱歌作为自己的“椅子”。
过了七年,他才获得登台演唱的机会;再过七年,他进入大都会歌剧院成为专业演员;又过七年,他终于成了享誉世界的歌唱家。
他的成功诀窍,就是:选定一把椅子。
④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
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历史上晋升“第一快”的五星上将,统率美军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当将军是艾森豪威尔最恰当的椅子,其他的椅子未必合适,比如说他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间虽长,竟毫无建树,唯一可圈可点的地方竟只是在校园内的草坪上,为懒于绕道的学生开辟了一条便道。
哥伦比亚校长这把椅子就不是艾森豪威尔发挥才能的地方,无异于逼着老虎去爬树,让爱因斯坦去长跑,其结果可想而知。
⑤古今中外,但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
【甲】,【乙】,【丙】,他们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各自所在领域的杰出人物。
⑥人生苦短,心无二用,让我们“选定一把椅子”,找准自己的位置,成就自己绚丽的人生。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题目“让我们‘选定一把椅子’”的含义。
2.根据文章的内容,将下面的三个语句分别填入【甲】【乙】【丙】三处(只填序号)。
①袁隆平选定的是杂交水稻这把“椅子”
②比尔·盖茨选定的是微软这把“椅子”
③司马迁选定的是撰写《史记》这把“椅子”
【甲】【乙】【丙】
3.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人要选定一把椅子”。
答案:
1.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的儿子的故事。
2.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父亲的心低落的如一颗衰败的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突出父亲深深的哀愁。
3.内容上写出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突出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的担忧;结构上承上启下。
4.符合题意,想象合理,能表现出中年人懊悔、自责并决心重新做人的心境即可。
5.(1)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2)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化,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3)原因:父亲的宽容,人间真情与爱心融化了儿子。
(大意对即可)
6.言外之意是错误已经犯下了,儿子,我们不会丢下你,社会也不会抛弃你,只要你在里面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我们会等你回家的。
(达意即可)
答案1.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
2. 【甲】③【乙】①【丙】②(第⑤段首句“古今中外”决定了后面三个事实论据的排列顺序。
司马迁是古代中国的例子应在前,袁隆平是当代中国的事例排在乙处,比尔•盖茨是现代外国的例子排在最后)
3. 因为坐对了“当将军”这把椅子,艾森豪威尔获得了诸多成功;由于选择了他并不擅长的当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所以时间虽长,却毫无建树。
通过对比,有力地证明了“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