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汇报提纲
今年以来,我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转方式,调结构,塑特色,扩总量”的工作思路,以实施“4455”工程为抓手,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形势良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提高。
上半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比同期增长16.78%,居全省第2位,比一季度提高1.53个百分点,比4月累计增幅提高0.53个百分点,比5月份提高0.11个百分点。
(二)重点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市重点调度的35种产品,累计同比增长的有26种,下降的9种,其中,生产电解铝44.9万吨,增长31.28%,氧化铝174.9万吨,增长21.59%,三轮车49.66万辆,增长5.6%,橡胶轮胎外胎228.5万条,增长32.93%,客车4411辆,增长10.80%,电力电缆7.71万千米,增长38.25%,机制纸及纸板85万吨,增长16.78%,纱55.11万吨,增长19.88%,钢材239.9万吨,增长26.47%,冷轧薄板83.68万吨,增长34.19%,无缝钢管80.89万吨,增长45.31%,铝材82.13万吨,增长61.51%,铜材10.43
万吨,增长16.69%。
祥光铜业由于二期工程停产对接影响产量,上半年累计生产精炼铜8.23万吨,下降15.87%。
(三)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35%以上。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7亿元,增长39.4%,实现利税183亿元,增长37.8%,利润128亿元,增长40.7%。
(四)“4455”工程整体运行良好。
“4455”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塑特色”的具体抓手,即培植铜、铝、化工(含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4大战略支柱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和节能环保4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轴承加工、冶金板材、畜禽加工、钢管加工和钎具等5大民营特色产业,壮大50户龙头骨干企业。
到“十二五”末,“4455”工程的奋斗目标是: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0亿元,四大新兴产业达到700亿元,5大民营特色产业达到1630亿元,50户重点企业中20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30户过30亿元。
今年1-5月份,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1亿元,增长39.36%,实现利税53.9亿元,增长33.36%。
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87亿元,增长21.64%,实现利税13.13亿元,增长41.42%,实交税金4.1亿元,增长25.92%。
其中,xxx电动车生产了5259辆,同比
增长8.6倍;xxx客车生产了52辆,同比增长了1.5倍;以xxx为龙头的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区,已被省经信委授予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化工新材料),“十二五”期间,园区将以现有产品为原料,延伸产品链,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将园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化工产业园区,创建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化工新材料),整个园区总量将达到1000亿元。
五大民营特色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增长35.86%,实现利税22.5亿元,增长39.48%,实交税金4.5亿元,增长85.03%。
50户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5亿元,增长31.93%,实现利税98亿元,增长27.38%,实交税金26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实交税金三项指标其绝对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5%、54%和56%。
信发铝电、东阿阿胶、三和纺织、泉林纸业、中冶银河纸业、希杰生物等20户企业,1-5月份拉动利税增长14.41个百分点,华能聊城热电公司影响全市利税0.69个百分点。
截止5月底,全市利税过亿元的企业17户,同比增加4户。
二、重点工业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是电力行业继续亏损。
上半年,全市发电113.84亿度,同比下降7.16%,其中,华能聊城热电公司2011年以来煤炭
供应形势严峻,受国内煤炭资源紧张、价格上涨、运力不足及煤炭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炭供应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煤价一直高位运行。
5月份公司亏损2823万元,每千度电亏损83.81元。
另外,自4月10号起,山东电网统调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45分钱,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亏损压力,但电价上调幅度还远远不足以解决发电成本过高带来的压力,不足以使公司摆脱亏损局面。
二是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形式严峻。
目前我市棉纱、棉布生产基本稳定,市场需求平缓,产销基本衔接。
上半年生产纱55.11万吨,增长19.88%,布4.4亿米,增长22.12%。
由于受世界性的棉花资源紧缺影响,棉花供求矛盾加剧,棉花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棉纱价格上升,织布成本增加,单织企业生产困难,部分低档产品价格出现倒挂,同时,周边国家同行纺织工业崛起,国际竞争加剧,企业订单流失严重,尤其对中小纺织企业冲击较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6月份纱的产量出现下降的现象,当月生产纱10.2万吨,同比下降3.96%。
三是化工行业形势好转。
进入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好转。
产品价格上涨,利润较去年有所增长。
1-5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增长47.9%,实现利税11.5亿元,增长62.3%,实交税金2.9亿元,增长61.1%。
四是运输设备生产稳定。
今年以来时风集团抢抓农机购置
补贴,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市场营销,创新管理模式,创造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通过加快推进三轮汽车、发动机、小四轮拖拉机等农机产品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做强做大中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产业和加快轻卡汽车、电动汽车、化纤轮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等措施,速度效益同步提高。
1-5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税
4.5亿元,同比增长10.9%;生产整车59.2万辆,同比增长
5.5%。
五是有色金属形势良好。
今年以来,我市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良好,主要产品电解铝、氧化铝、铝型材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产值收入增幅显著。
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同比增幅很大,因而盈利情况增长较少。
上半年生产电解铝44.87万吨,增长31.28%,氧化铝174.93万吨,增长21.59%,铝材82.13万吨,增长61.51%,铜材10.43万吨,增长16.69%,祥光铜业由于二期工程完工停产对接影响了生产,上半年生产精炼铜8.23万吨,下降15.87%。
三、影响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一是资金影响。
今年以来,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导致企业贷款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
二是大宗主要原材料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冷轧钢板比去年同期上涨3.31%,热轧钢板比去年同期上涨5.19%,煤炭价
格比同期上涨6.75%,玉米上涨10.97%,木浆上涨了2.01%,电解铜上涨了18.10%,白煤上涨了26.52%。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部分企业成本上升,企业盈利空间缩小。
三是电价提高影响。
自6月1日起,我省电网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29分钱,扣除居民生活用电等不提价电量后,大工业、中小化肥生产、一般工商业、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每千瓦时提高3.07分钱。
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
四、上半年和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0亿元,利税230亿元,利润160亿元,分别增长39%、38%和4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30亿元,利税480亿元,利润330亿元,分别增长30%、28%和30%。
下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对重点项目进度加强调度,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业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引导企业加强企业管理,通过挖潜降耗、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
三是搞好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
着重对煤炭、棉花、钢材、氧化铝等原材料搞好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监测,加强对化肥、农用车、机制纸等重点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预测。
四是进一步
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列统工作。
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
成长性后备企业的底数,加以扶持引导,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五是切实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
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011年上半年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标
聊城市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