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一、单选题【问题】1、安全泛指没有()、不出事故的状态。
(分值:1.00)A、危险B、风险C、目的D、原因【答案】A【解析】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问题】2、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分值:1.00)A、施工现场B、工作岗位C、生产过程D、工作场所【答案】D【解析】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问题】3、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着眼点不一样,但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属于()的范畴。
(分值:1.00)A、劳动保护B、职业健康C、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D、安全生产【答案】D【解析】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着眼点不同,但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属于安全生产的范畴。
【问题】4、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
(分值:1.00)A、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B、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C、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D、以上三者【答案】D【解析】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问题】5、《安全生产法》明确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
(分值:1.00)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质量第一兼顾安全C、安全至上D、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答案】A【解析】《安全生产法》明确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方针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问题】6、新《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分值:1.00)A、自我监督B、社会监督C、舆论监督D、部门监督【答案】B【解析】《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明确了各方安全生产职责,目的是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问题】7、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
(分值:1.00)A、统一体B、完全体C、有机整体D、统一整体【答案】C【解析】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目关性、目的性、阶层性、综合性、环境适应性。
【问题】8、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原理中,由若干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是()原理。
(分值:1.00)A、整分合B、系统C、弹性D、封闭【答案】B【解析】系统原理: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问题】9、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
(分值:1.00)A、应该B、必须C、需要D、可以【答案】B【解析】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
【问题】10、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用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实现灵活管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弹性原理的是()。
(分值:1.00)A、尽管企业并无规定,但许多员工在工作繁忙时会自觉选择加班B、《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评定及晋升办法C、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方式,所有学生在规定期间严禁离开校园D、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和风险因素,多准备几套备用方案【答案】D【解析】弹性原理的定义要点是“适应性”和“灵活性”,A、B、C三项都没有体现灵活性,只有D项符合定义。
【问题】11、下列有关能级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值:1.00)A、能级原理是指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相同能级处于不同层次合理地组合而成B、在实际管理中如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就体现能级原理C、“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责权利的统一”不是利用了能级原理D、以上三者都正确【答案】B【解析】能级原理是指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不同层次的管理层有规律地组合而成。
在实际管理中,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就体现了能级原理。
“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责权利的统一”等也都利用了能级原理。
【问题】12、《宪法》规定“()”,这是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分值:1.00)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D、以上三者【答案】C【解析】《宪法》现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这是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问题】13、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三大基本措施。
(分值:1.00)A、安全技术措施B、安全教育措施C、安全管理措施D、安全经济措施【答案】D【解析】安全生产管理三大基本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措施、安全管理措施。
【问题】1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分值:1.00)A、决策层、监督层、操作层B、计划层、管理层、操作层C、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D、计划层、监督层、施工层【答案】C【解析】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次一般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总公司(公司)、施工项目部、班组。
【问题】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分值:1.00)A、综合管理B、监督考核C、监督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答案】B【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问题】16、下列不属于安全规章制度的是()。
(分值:1.00)A、技术标准B、工作标准C、管理标准D、环境标准【答案】D【解析】按照标准化工作体系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通常称为“三大标准体系”。
【问题】17、安全生产检查的最终目的是()。
(分值:1.00)A、对“物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B、对“人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C、保证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D、消除隐患【答案】D【解析】安全生产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隐患,安全生产检查不仅仅是对“物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也应对“人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
【问题】18、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分值:1.00)A、应急措施B、救援措施C、管理措施D、应急预案【答案】C【解析】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问题】1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报告。
(分值:1.00)A、本单位负责人B、行业主管部门C、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D、政府有关部门【答案】A【解析】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问题】20、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确保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
(分值:1.00)A、1~3年B、2~4年C、3~5年D、4~6年【答案】C【解析】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确保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
【问题】2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分值:1.00)A、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或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持续改进B、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或会签、培训、审核、签发、发布、持续改进C、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或会签、签发、审核、发布、培训、持续改进D、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或会签、审核、签发、发布、持续改进、培训【答案】A【解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或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持续改进【问题】22、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由()签发。
(分值:1.00)A、厂长B、主管生产的副厂长C、主管安全的副厂长D、主管财务的副厂长【答案】B【解析】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问题】23、RLC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值:1.00)A、电压与电流同相位B、阻抗最大,电流最小C、电阻电压等于总电压D、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大超过总电压【答案】B【解析】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将达到其最大值。
串联谐振阻抗最小电流最大,并联谐振相反。
【问题】24、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措施所需费用,不得用于()。
(分值:1.00)A、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更新B、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C、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D、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答案】C【解析】施工单位应当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人,对列人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问题】25、《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分值:1.00)A、违约B、侵权C、违宪D、法律【答案】B【解析】《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问题】26、管理是指管理者经济、有效的运用组织的各种(),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使组织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分值:1.00)A、措施B、方法C、资源D、制度【答案】C【问题】27、管理的核心是()。
(分值:1.00)A、避免事故B、消除隐患C、提升品质D、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答案】D【问题】28、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是()的要求。
(分值:1.00)A、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C、安全第一D、群防群治【答案】C【问题】29、要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只有采取()的措施。
(分值:1.00)A、群防群治B、信息传递C、新闻报道D、媒体扩散【答案】B【问题】30、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社会监督是指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