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训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
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
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
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
仔细研读材料,不难发现:这是一则“以事喻理”的哲理故事,材料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马车越空,声音越大。
”材料最后一段,点明“空马车”是指那些才能低,内涵少,知识贫乏而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吹嘘的人;一个人越是高尚,越是有修养,也就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就会更谦和、低调、稳重,犹如深水无声。
要想成为充实、稳重的“马车”,就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技能、学问、本领,给车子“加载”,优化气质,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位和境界,除此,别无选择。
论述时,要把握“马车”与“声音”的关系,不能只提及一方面,而忽略或不提及另一方面。
如立意为“要充实自己”或“要懂得谦逊”,均有失偏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
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
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
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肥胖笨拙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
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
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仔细推敲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1)从动物学专家的角度看,他们虽然也经过调查研究,但并不全面深入,就仓促草率地得出结论,结果闹出笑话。
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行事。
(2)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他过分迷信书本知识,思维僵化,因此对大黄蜂会飞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
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打破思维定势。
(3)从工人的角度看,由于他生活在底层,深深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竞争的残酷,所以他认识到大黄蜂不飞就是“死路一条”。
这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动力源于压力,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事业进步。
(4)从大黄蜂的角度来说,尽管它的形体不适合飞行,但为了生存或梦想,它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与生俱来的缺陷,终于能够自由地飞翔。
由此,可以感悟出要勇于战胜自己、积极适应环境、执著追求梦想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岁扫地老太袁苏妹,“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
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
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
有学生发烧,她会主动送药、煲粥;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找三嫂倾心交谈……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如“珍惜眼前人”“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
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解读这则材料,既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亦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1.在人们的意识中,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
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又有对普通大众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
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香港大学此举是对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劳动演变为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
立意方向:荣誉属于平凡人,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2.“三嫂”的事迹固然让人感动,但是,“三嫂”的工作是否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长大要当科学家、伟人、英雄等的价值观。
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其实,芸芸众生,你我皆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享受劳动的快乐,给他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掘生命的本真,才是生命的真谛。
立意方向: 让生命的价值回归本真,而这本真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3.“三嫂”之所以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于她用毕生的精力认真做好最普通的一件事,用执著铸造伟大,用真诚赢得尊重。
“三嫂”的成功启示我们,对于任何职业、角色我们都应该充满敬畏,发扬一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专注精神,把平凡演绎成伟大,同样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立意方向: 认真做好一件事,执著铸造伟大,平凡与伟大4.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元发展,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趋势,因此,社会评价需要多元化。
在物欲泛滥的今天,我们习惯于把崇拜献给聚光灯下的社会精英,其实,褒扬三嫂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弘扬其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崇高精神,对于协调当下物欲化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建精神家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立意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让我们的社会评价多元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香港大学授予袁苏妹“荣誉院士”的做法,旨在倡导一种精诚服务精神,从而达到“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的目的,这正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教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唯分数论的教育观扭曲现象。
学校乃至家庭都需要引导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服务他人、自觉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这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导向。
立意方向: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做人与处世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
……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从不同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从鹰的角度:充分发挥优势,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从鸵鸟的角度:不能正确运用优势(天赋),优势也可能丧失甚至转化为劣势。
从企鹅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条件/善于根据环境改造条件。
从鹰、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假于物也。
从鹰、鸵鸟、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
从上帝的角度: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
从鹰、鸵鸟、企鹅和人的角度:命运是公平的,让你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别的东西。
从人的角度——1.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但因为拥有了某种美好的事物(信仰、追求、理想、幻想等等)而使生命获得新的高度。
2.在精神世界里,人类享有高贵的自由。
3.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应该拥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
4.崇高的灵魂可以弥补生命的缺陷。
5.人类如果失去了理想,世界将会怎样?6.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延展生命的广度和宽度,所依靠的是思想(或信仰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贵的人参,普通的半夏,甜的甘草,苦的黄连,它们都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用人参治的病,半夏不能医;用半夏医的病,人参也不能治。
,结合文题写作要求,可以确定以下立意: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B.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活出自己的精彩;C.审视自身优缺点,积极进取;D.倡导合理选用人才的社会机制。
推荐几种拟题的方法:1.如果对材料把握不准或者不能准确概括材料内容,可以用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根据写作范围拟题。
如“位置与价值”“高贵与普通”“生命的价值”,“使用药材有学问”等,常见的有并列短语标题和偏正短语标题两种。
2.如果觉得对题意把握比较准确并能概括出来,可以使用简洁明确的观点做标题,如“药圃无凡草”“活出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不同舞台同样精彩”等。
3.如果想让题目醒目,可以引用诗词俗谚和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