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是对植物油进行脂交换处理得到的脂肪酸甲酯或已酯,其性质与柴油十分接近,是较为理想的柴 油代用燃料。生物柴油的合成方式包括化学法和生物酶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原料、提高转化率、降低成 本、降低能耗、简化工艺、提高生物柴油的经济效益。
➢ 生物质成型技术 生物质成型主要有螺旋挤压、活塞冲压以及压锟成型技术。机械磨损大、寿命短、能耗高时影响其推 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农作物秸秆
➢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 的副产品,也是我国农村 的传统燃料。秸秆资源与 农业种植业的生产关系十 分密切。
生物质资源 按照来源可分
为六大类
水生植物
➢ 一些水生藻类,主要包 括海洋生的马尾藻、巨藻、 海带等,淡水生的布袋草、 浮萍、小球藻等,水生植 物转化成燃料,也是增加 能源供应的方法之一。
➢ 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尚未被 人们合理利用,多半直接当薪柴使用。目前,生物质能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 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国内外的生物质能技术和装置 很多已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实现了规模化产业经营。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2 生物质能源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7 生物质能源转换方式(续上表)
➢ 生物质的气化 气化是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 或氢气作为气化剂,在高温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的可燃 部分转化为可燃气(主要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以及富氢化 合物的混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气)。通过气化, 原先的固体生物质被转化为更便于使用的气体燃料,可用来供 热、加热水蒸气或直接供给燃气机以产生电能,并且能量转换 效率比固态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有较大的提高。气化技术是目前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6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技术
•物理转化
•生
•物
•化学转化
•质
•生物转化
•直接燃烧 •热化学法
•化学法 •水解发酵 •沼气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气化 •热解 •直接液化 •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
•固体燃料
•热量/电力 •生物质燃气 •木炭或生物油点及发展状况
•1.3 生物质能源的分类
•森林能源
➢ 森林能源是森林生长和林业 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 主要是薪材,也包括森林工业 的一些残留物等。森林薪材来 源于树木生长过程中修剪的枝 桠、木材加工的边角余料以及 专门提供薪材的薪炭林。
生活垃圾
➢ 城镇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居民 生活垃圾、商业和服务业垃圾、 少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所构成 的混合物,成分比较复杂,其 构成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能 源结构、城市建设、绿化面积 以及季节变化影响。
禽畜粪便
➢ 禽畜粪便也是一种重要 的生物质能源。除在牧区有 少量直接燃烧外,禽畜粪便 主要是作为沼气的发酵原料。 中国主要的禽畜是鸡、猪和 牛。
•能源植物
➢ 能源植物种类较多,例 如制糖作物、油料植物等。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已 经研究利用的植物主要有 三角戟、三叶橡胶树、麻 疯树、汉加树、白乳木、 油桐、小桐子、光皮树、 油楠、油橄榄等。
中生物质发电占 67%。
•2009年,美国燃料乙
醇产量在34亿加仑以 •美国计划2020年
上,而且美国已经开 使生物能源和生物
➢ 直接燃烧 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热能的传统办法是直接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被用来产生电能或供热。在生物质 燃烧用于烧饭、加热房间的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极低,只能达到10%~30%。而在高效率的燃烧装置中,生物质能的利 用效率可获得大幅度的提高,接近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
➢ 生物质的热解 热解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更为有用的燃料,是热化学转化方法之一。在热解过程中,生物质经过在无氧条件 下加热或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后,最终可以转化成高能量密度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 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可用作汽车代用燃料或与汽油组成混合燃料,节约石油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固体生 物质废弃物转化成燃料乙醇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液体燃料 快速热解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固体生物质转变为液体燃料,以替代石油用作汽车燃料,初 期以作为普通燃料、脱硫剂、脱硝剂和化工原料为目标。
➢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 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据估计,每年地球上仅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就达1440~1800 亿吨( 干重 ),其能量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总能耗的3~8倍。
生物质的优点: ➢ 可再生 ➢ 低污染 ➢ 广泛分布性 ➢ 总量十分丰富 ➢ 某些条件下属于廉价能源 ➢ 与其它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 的难题较少
生物质的缺点: ➢ 原料成分复杂 ➢ 能量密度低 ➢ 收集成本高 ➢ 各种生物质分布不均 ➢ 小规模利用
相比化石燃料而言,生物质能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可再生性。生物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同属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 的永续利用。 ➢ 生物质利用过程中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特性。生物质在生长时需要的CO2相当于它燃烧时排放的CO2的量,CO2净 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降低温室效应。 ➢ 生物质含硫、含氮都较低,灰分含量也很少,燃烧后SO2、NOx和灰尘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小得多,是一种清洁的燃 料。 ➢ 生物质资源分布广、产量大,转化方式多种多样。 ➢ 生物质单位质量热值较低,而且一般生物质中水份含量大,影响了生物质的燃烧和热裂解特性。 ➢ 生物质的分布比较分散,收集、运输和预处理的成本较高。
➢ 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技术 采用生物质合成二甲醚的过程是先将生物质气化,气相产物经净化调整成为合成气 (CO+H2)后,再经催化合成得到二甲醚。该产品不仅在制冷、日用化工、染料、涂料、气溶胶喷射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 用,而且还具有十分优良的燃料性能。与液化气性质近似,其十六烷值高于柴油,可作为清洁柴油和液化气。
放出 O2
吸收 CO2 光合作

排出 CO2
排出 CO2O2
O2
转化设 备
图:生物质能利用过程示意
生物质能的利用
➢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 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用 户
电/ 热/气/ 油
➢ 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 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动物 粪便、垃圾及藻类等;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 也可制造生物炭。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5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必要性(续上表)
•2008年全球能耗比例图
•2008年中国能耗比例图
•2007年全球能耗比例图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机构(IEA)
•表. 2008年各类能源占全球能耗比例
•注:来源于国际能源机构(IEA) 公开信息。
PPT文档演模板
•2007年中国能耗比例图
➢ 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 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
➢ 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生物质能可代替部 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发展生 物质能源 迫在眉睫
➢ 开发生物质能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 度,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是以生物质能等可再 生能源为主的多种能源形式并存的可持续 的能源系统。
•液化油 •甲醇、醚 •生物柴油
•乙醇 •甲烷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7 生物质能源转换方式
生物质物理转化
•生物质固化
•生
•物
•生物质液化
•质
•生物质气化 生物质化学转化
•固体燃料
•植物油料 •热解液化 •生物发酵
•沼气发酵 •热解气化
•炭
•燃油 •燃料油 •乙醇
•甲烷 •燃料甲醇
➢ 物理转化主要是指生物质的 固化。生物质固化就是将生物 质粉碎至一定的平均粒径,不 添加黏结剂,在高压条件下, 挤压成一定形状。其黏结力主 要是靠挤压过程所产生的热量, 使得生物质中木质素产生塑化 黏结,成型物再进一步炭化制 成木炭。
➢ 物理转化解决了生物质形状 各异、堆积密度小且较松散、 运输和储存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提高了生物质的使用效率,但 固体在运输方面不如气体、液 体方便。
➢ 该技术尚存在机组可靠性较 差、生产能力与能耗、原料粒 度与水分、包装与设备配套等 方面的问题。
➢ 生物质化学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接燃烧、液化、气化、热解、酯交换等。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 状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1 生物质能源概况
生物质能简介
➢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 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 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 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发展状况
•1.9 美国生物能源发展状况
•美国是目前世界 上第一大能源生 产国和消费国。 美国能源部早在 1991年就提出了 生物质发电计划 ,而美国能源部 的区域生物质能 源计划的第一个 实习区域早在 1979年就已开始
建设。
•2008年,生物质能 占美国能量供给的 3%,成为国内最大 的可再生能源来源 。在美国一次能源 消费中,可再生能 源占6%,其中生物 质能占47%。发电 能源消耗中,可再 生能源约9.1%,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