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上课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上课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 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翻译下列句子2:
结构助词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语助,句中表停顿, 以舒缓语气,删去 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偏义复词中陪 衬的字
译: 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
第二式:
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表敬副词、发语词等; ②删去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翻 译 方 法 探 讨
翻译句子 总结规律
翻译下列句子1: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翻译下列句子5:
姜氏何厌之有?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 第五式:
宾语前置句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外连横而斗诸侯。
翻译下列句子6:
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练习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 8、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 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1.积累性的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 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 其为明也?· · · · · ·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 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 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 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翻译下列句子4: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第四式:
补——增补省略部分。
(1) 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 (2)按现代汉语要求补出量词部分. 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补出判断句中的 “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4)增补语句。 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 为有悔。
翻译下列句子3:
词类活用,名作 状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我从齐安坐船(将要)到临汝去 。
第三式:换古语为今语 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舟”); 古文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另一单音:“余、自” ②古今异义词、虚指、名称改变的词要换: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用本字换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1、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 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第六式:
贯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注意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
例1:吾孰与徐公美?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例3: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帝号、年号 人名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
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 闻名于诸侯各国。
第一式: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 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翻译划线句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 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 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 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 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 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不能 在人前露面。 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 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 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例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 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 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 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 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