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坍落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


4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的规定,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参考用表
结 构 种 类 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浇筑振动的结构 坍落度 (mm)
0~20 10~30 30~50 50~70
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或少筋的结构
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10
6 、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试件 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 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如第二次仍 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拌和 物和易性不好,应做记录。 7、测定坍落度后,观察拌和物 的性质,并记录。
11
出机混凝土
12
正在做坍落度试验
13
注: 1. 本表建议的坍落度是未考虑 掺用外加剂而产生的作用。 2. 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 180-220mm 、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100-140mm; 3. 用 人 工 捣 实 时 , 坍 落 度 宜 增 加 20~30mm。 4. 浇筑较高结构物混凝土时,坍落 度宜随混凝土浇筑高度上升而分段 变动。
6
坍落度筒,漏斗,塌落度标尺
7
试验步骤:
1、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 细集料、水泥等。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 2、用湿布将拌合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 筒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合板上。用双脚踩紧踏板,使 其位置固定。
8
3、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 内,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 之一。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插 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 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每装一层 分别用捣棒插捣 25 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 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在筒边插捣时, 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每 层插捣时应混凝土(坍落度值为100~150mm)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值≥160mm)。
3
2 、坍落度试验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31.5mm , 坍落度值不小于 10mm的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 值小于 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应采用维勃稠度 法测定。 3 、当构件截面较小或钢筋较密,或采用人工插捣 时,坍落度可选大些;反之,如构件截面尺寸较大, 或钢筋较疏,或采用机械振捣时,坍落度可选择小 些。
14
四、影响因素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 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15
五、坍塌度实际问题的解决
商品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砼对坍落度是没有规范要求的,相应部位的砼坍 落度在施工图纸的会加以说明,搅拌站根据设计的坍 落度要求进行配比,一般是添加粉煤灰和外加剂,增 加砼的流动性。坍落度高,只要水灰比控制的好,是 不会出现离析的。一般的砼坍落度在 150mm 左右,如 果是水下灌注桩坍落度就会大点,一般在 200mm 左右 。
1
二、坍落度测定
1、混凝土坍落度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坍落度大于 10mm ,集料公称最大粒 径不大于31.5mm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
2、引用标准
1.JG 3021-1994《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
2.GB/T 50080 -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
2
坍落度 (流动性)的选择
1、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 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10~40 mm)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40~90mm)
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70~90
5
三、坍落度的试验
用一个上口 100mm 、下口 200mm 、高 300mm 喇叭状 的塌落度桶 , 灌入混凝土后捣实 ,然后拔起桶 ,混凝土 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 (300mm) 减去塌落后混 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 塌落度为10。
9
4 、插捣完毕后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和物用镘刀刮 去,使之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合板上的杂物必须 刮净、清除。 5、将坍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 提筒在 5 ~ 10s 内完成,将筒放在拌和物试体一旁, 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试体最高点与筒的高度差(以mm为 单位,读数精确至 1mm ),结果修约至最近的 5mm, 即 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 整个过程在150s内完成。
坍落度
********************
一、定义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 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 黏聚性。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的高 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 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 黏聚性 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主要有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 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 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16
六、结语: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影响 因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的技术工作,每道程 序都需严格控制,加强管理, 才能生产出混 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