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

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

《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文具——书包”》结题报告四(3)班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同学从小养成了浪费的习惯,如我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过一两个星期就换一只笔,橡皮用了一半就不要了,新买的尺不一会儿就坏掉了……还有些孩子和同学们比穿戴、比学习用具的好坏:新学期一开始,书包、文具盒即使七八成新又让家长买新的。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调查了一些同学,征求了一些同学的意见。

同学们都认为可以搞搞小调查,并且建议可以调查食品、调查穿的衣服、可以调查书包的变化、可以对比本子,观察本子有没有变化、还有的说可以调查文具盒的变化……最后通过表决,确定了我们比较喜欢的、而且可以持续进行的一个研究主题——调查身边的文具等用品。

上学期我们班已经对纸张进行了调查研究,学生们通过那次研究“调查身边的文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次,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最终,同学们确定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我们身边的文具——书包的学问”。

并确定了分课题:一、书包的历史。

二、书包的种类。

书包的学问三、书包的使用情况调查四、书包与我们的健康五、设计未来的书包。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新课程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的教授方式的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充实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我班“我们身边的文具——书包”研究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

1、研究内容:(1)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组织将活动内容分解为五个子课题:A书包的发展、B书包的种类、C书包的使用情况调查、D书包与身体健康、E设计未来的书包。

(2)本着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自选活动子课题,分工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自主思考活动形式。

(3)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商讨活动过程的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班级、小组以及个人计划),并评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书,完成实践活动。

(4)对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5)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2、研究目的: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关注并了解书包,学会合理使用书包,能选择健康的书包。

通过搜集书包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会写相关研究报告。

2.过程与方法:主要以小组交流、实地调查访问法、查阅法、研究法、试验及动手制作法等开展各种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司空见惯的学习用品---书包的关注与研究,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书包等学习用品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激发其乐于从小处着眼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

同时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研究的过程活动时间大致一个月(09年11月—09年12月),分四个阶段。

1、确定主题。

确定分课题,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活动小组,各小组讨论制订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活动计划书。

2、分组研究。

利用图书、采访调查、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a、上网查询:教给学生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发动学生在网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b、查阅书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翻阅工具书,如相关的报刊杂志。

要求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其他小组需要的资料也做必要浏览。

C、动手制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各自的书包,并可以用写生的方式画下来、,以及制作一些含有书包文化的剪报和手抄报。

D、采访调查:(1)指导学生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如去访问同学、校友、爷爷奶奶、父母等。

采访书包柜台人员,了解书包的销售情况,采访老师、医生了解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书包的方法。

(2)教会学生进行采访,确定采访对象(要根据年龄等条件,科学确定采访人群、个数),拟好采访内容。

e、整理资料:(1)整理文字:获取信息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的形式及时整理、保存这些信息,以便今后查阅。

(2)整理数据:把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统计。

3、汇报成果。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片、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根据各自的研究小课题,用不同的形式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

汇报完毕征求其他小组同学的意见以及公共探讨困惑,其他组里的学生在聆听之后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小组间的互动,增进感情,增强合作精神。

4、总结评价。

形成结论,填写评价表,自我反思,并把活动延伸。

四、具体实施情况A、书包的历程目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书包发展历史,从书包的迅速发展中体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

A组学生根据小组计划分成四个小组,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一组同学上网或去图书室搜索有关书包的起源资料,一组同学调查古代的书包、一组学生调查爷爷奶奶辈的书包、一组学生调查爸爸妈妈辈的书包、还有一组调查现在的书包。

学生调查后结论:经过对书包历史的调查,认识了书笼等古代的书包,还知道了几百年来书包的变化。

我们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包功能越来越多,样式越来越新颖,我们相信未来的书包用途会越来越大。

同时学生还了解到:以前读书原来是件很困难的事,很多访问的爷爷奶奶都没有读过书,自己要珍惜今天这么好的读书环境。

B书包的种类目的:学生去商场调查书包的价格、品牌、样式。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包,进行调查了解,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市场上的书包调查表学生调查后结论:通过对市场上书包品牌与价格的比较,我们发现价钱越贵的书包,质量相对好一些,但也不是价格贵的书包就适合我们。

在选购书包时,我们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尽量选购物美价廉的书包。

C书包的使用情况调查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研究调查周围同学书包的重量、包内物品等,关注自己书包的使用情况,引发对书包的问题的思考。

C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直接深入到全校,分头进行了调查,一组学生专门调查了班级部分同学书包的重量,对同学书包的重量与包内物品进行的分析;其他几组对自己班60人和二、六年级的40人共100人进行了访问调查(因为上学期我们班进行的是纸的调查,所以学生们为了节省纸张,采用放弃了调查问卷的方式,都采用访问方式,花费了大量的课外时间)附:书包的使用情况调查内容:1、你喜欢你的书包吗?为什么?2、你喜欢什么颜色的书包?3、你的书包多长时间换一次?4、你的书包大概多少钱?5、你的书包里经常装什么东西?6、你怎样整理书包?学生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书包的浪费现象很严重,有的书包还可以继续使用,可很多同学却要家长买新的。

同时很多同学不爱惜书包,尤其是男同学几乎开学一个月书包就变了样。

所以我们要多向同学们、家长们、全社会呼吁:我们应该杜绝浪费,养成节俭的习惯,养成呵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D书包与身体健康活动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发现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书包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亲历活动的过程,增强其生活体验,促其感悟升华。

D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对医生进行采访;一组对老师以及身边的家长进行访问调查;另外一组上网、进图书馆查找资料。

他们得出结论:书包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正确使用书包,很容易发生胸廓的畸形、驼背。

中小学生的书包最好控制在5公斤以内,4公斤左右最合适。

他们还总结出了几个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学习:1、选择书包,以轻便安全为佳。

肩带宜宽阔并有软垫,钮扣及拉炼亦以胶质制造为宜。

2、选购轻巧的文具和其它用品,以便携带。

3、上学前一天晚上依照上课时间表收拾书包。

4、除当天上课要用的物品外,不要把其它东西,例如漫画和杂物等,放进书包内。

5、要检查书包里面的各个部分,以分区较多的为好。

这既可以起到分门别类装课本和各种文具的作用,还可以使书包重量均匀。

E未来书包。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收效“我们身边的文具——书包的学问”这个课题的调查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学生层面:1、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教学法指出,儿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所进行的新的经验或意义的构建应当通过诸多活动方式来实现。

这些方式包括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等。

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在开放的生活空间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的整体认识。

很多学生通过对纸张以及这次书包的调查,认识到自己以往的浪费是多么不应该,彻底摆脱了学生“胡乱攀比”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意识、博爱意识以及团结友爱、亲密合作的良好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使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调查,去思考,去创造。

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活动中,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痛苦、成功、失败。

在这种认识中,学生将自己融合在开放的情境中,并在认识过程中时刻伴随着他们自己鲜活的体验和感悟。

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字书,还能走出学校,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津津有味的品读这本“无字大书”。

2、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访问调查,与周边群众的交往,使学生学会了对周围事物的关注、探究、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一直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分组自由,他们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参与和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商量确定访问提纲、设计未来的书包,促使学生大胆创新。

他们想法独特,构思新颖,他们创新的火花在活动中逐步闪现,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加强。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3、培养了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今的课堂教学,只把一些比较局限的知识内容依靠挂图,投影等展示给学生,已无法满足新课程下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

教师更应提供更便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因此本次活动让学生到网上,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在积累了一定的信息之后,那么学生才能有目的的去调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也使学生在调查、考察、文献检索、测量、实验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中,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锻炼了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家长层面:在课题实施以前,大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有怀疑态度,把综合实践活动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东西,不但不支持学生参加活动,还向老师们提出反对意见,对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十分不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