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萃取塔实验讲义

萃取塔实验讲义

萃取塔实验讲义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脉冲填料萃取塔的结构。

2. 掌握填料萃取塔的性能测定方法。

3. 掌握萃取塔传质效率的强化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填料萃取塔是石油炼制、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部分广泛应用的一种萃取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制造等特点。

塔内填料的作用可以使分散相液滴不断破碎和聚合,以使液滴表面不断更新,还可以减少连续相的轴相混合。

本实验采用连续通入压缩空气向填料塔内提供外加能量,增加液体滞动,强化传质。

在普通填料萃取塔内,两相依靠密度差而逆相流动,相对密度较小,界面湍动程度低,限制了传质速率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防止分散相液滴过多聚结,增加塔内流动的湍动,可采用连续通入或断续通入压缩空气(脉冲方式)向填料塔提供外加能量,增加液体湍动。

当然湍动太厉害,会导致液液两相乳化,难以分离。

2.萃取塔的分离效率可以用传制单元高度HOE 和理论级当量高度he 来表示,影响脉冲填料萃取塔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填料的种类、轻重两相的流量以及脉冲强度等。

对一定的实验设备,在两相流量固定条件下,脉冲强度增加,传制单元高度降低,塔的分离能力增加。

3.本实验以水为萃取剂,从煤油中萃取苯甲酸,苯甲酸在煤油中的浓度约为0.2%(质量)。

水相为萃取相(用字母E 表示,在本实验中又称连续相、重相),煤油相为萃余相(用字母R 表示,在本实验中又称分散相)。

在萃取过程中苯甲酸部分地从萃余相转移至萃取相。

萃取相及萃余相的进出口浓度由容量分析法测定之。

考虑水与煤油是完全不互溶的,且苯甲酸在两相中的浓度都很低,可认为在萃取过程中两相液体的体积流量不发生变化。

(1) 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数OE N 计算公式为:
()⎰-=
E b
E t
Y Y E E E
OE Y Y dY N * 式中:Y Et ─苯甲酸在进入塔顶的萃取相中的质量比组成,kg 苯甲酸/kg 水; 本实验中Y Et =0。

Y Eb ─苯甲酸在离开塔底萃取相中的质量比组成,kg 苯甲酸/kg 水; Y E ─苯甲酸在塔内某一高度处萃取相中的质量比组成,kg 苯甲酸/kg 水;
Y E *
─与苯甲酸在塔内某一高度处萃余相组成X R 成平衡的萃取相中的质量比 组成,kg 苯甲酸/kg 水。

用Y E ─X R 图上的分配曲线(平衡曲线)与操作线可求得

(E E Y Y -*
1
-Y E 关系。

再进行图解积分或用辛普森积分可求得N OE 。

(2)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高度OE H OE
OE N H
H = 式中:H —萃取塔的有效高度,m ;
OE H —按萃取相计算的传质单元高度,m 。

(3)按萃取相计算的体积总传质系数 Ω
⋅=OE YE H S a K
式中:S —萃取相中纯溶剂的流量,kg 水/ h ; Ω—萃取塔截面积,m 2;
a K YE —按萃取相计算的体积总传质系数,


苯甲酸
苯甲酸
kg kg h m kg ⋅⋅3(
三、 实验装置与流程
1.萃取塔实验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主体设备位号及名称:
T101——萃取塔
V101——重相原料罐
V102——轻相原料罐
V103——轻相产品罐
V104——压缩空气缓冲罐
P101——重相泵(水泵)
P102——轻相泵(煤油泵)
P103——空气压缩机
KV01——V101罐底出料阀
KV02——V102罐底出料阀
KV03——V103罐底出料阀
KV04——水加料阀
KV05——煤油加料阀
2.智能仪表的界面以及使用如下所示:
——设定键,点击可进入修改状态,用其余三
——设定键,点击可进入修改状态,用其余三
注:Π形管高度范围为150-300mm之间,若智能仪表设定值低于下限,则系统按下限(150mm)计算;若智能仪表设定值高于上限,则系统按上限(300mm)计算。

四、实验步骤:
·引重相入萃取塔
1.在“仪表面板”中,打开总电源开关。

2.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重相加料阀KV04加料,待重相液位涨到75%-90%之间,关闭
KV04。

3.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罐V101底阀KV01。

4.在“仪表面板”中,打开水泵的电源开关,启动水泵P101。

5.在“实验装置图”中,全开水流量调节阀MV01,以最大流量将重相打入萃取塔。

6.在“实验装置图”中,当塔内水面快涨到重相入口与轻相出口间的中点时,将水流量调节到指定值6L/h(即将MV01的开度调节到20-25之间)。

7.在“仪表面板”中,缓慢改变π形管的位置,使塔内液位稳定在轻相出口以下的位置。

·引轻相入萃取塔
1.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轻相进料阀KV05加料,待轻相液位涨到75%-90%之间,关闭KV05。

2.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罐V102底阀KV02。

3.在“仪表面板”中,打开煤油泵的电源开关,启动煤油泵P102。

4.在“实验装置图”中,打开煤油流量调节阀MV02,将煤油流量调节到9L/h,(即将MV02开度交接至25-30之间)。

·调整至平衡后取样分析
1.打开压缩机电源开关
2.在脉冲频率调节器上设定脉冲频率
3.待重相轻相流量稳定、萃取塔上罐界面液位稳定后,在组分分析面板上取样分析。

4.在“组分分析”中,在塔顶重相栏里选择移液管移取的体积,点击分析按钮分析NaOH 的消耗体积和重相进料中的苯甲酸组成。

5.在“组分分析”中,在塔底轻相栏里选择移液管移取的体积,点击分析按钮分析NaOH 的消耗体积和轻相进料中的苯甲酸组成。

6.在“组分分析”中,在塔底重相栏里选择移液管移取的体积,点击分析按钮分析NaOH 的消耗体积和萃取相中的苯甲酸组成。

7.在“组分分析”中,在塔顶轻相栏里选择移液管移取的体积,点击分析按钮分析NaOH 的消耗体积和萃余相中的苯甲酸组成。

·生成实验报告并查看
1.在“实验数据”中,点击按钮,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

2.点击软件下方的按钮,在弹出的页面“设备数据及操作条件”中查看如图数据,在“苯甲酸含量”页
中查看实验数据,如图选中要生成操作曲线的那行数据,点下方“实验报告”按钮,弹出实验报告。

3.弹出的实验报告中,第一页是设备数据、操作条件以及物性;
第二页是直角坐标系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相图;
第三页是实验结果数据表,可查看相应的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总传质系数。

五、实训思考题
1.萃取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是()不同。

A.沸点
B.熔点
C.吸附力
D.溶解度
答案:D
2.萃取操作后的富溶剂相,称为()。

A.萃取物
B.萃余物
C.滤液
D.上萃物
答案:B
3.油脂工业上,最常来提取大豆油,花生油等的沥取装置为()。

A.篮式萃取塔
B.喷雾萃取塔
C.孔板萃取塔
D.填充萃取塔
答案:A
4.萃取液与萃余液的比重差愈大,则萃取效果()。

A.愈好
B.愈差
C.不影响
D.不一定
答案:A
5.将植物种籽的籽油提取,最经济的方法是()。

A.蒸馏
B.萃取
C.压榨
D.干燥
答案:B
6.萃取操作的分配系数之影响为()。

A.分配系数愈大,愈节省溶剂
B.分配系数愈大,愈耗费溶剂
C.分配系数愈大,两液体的分离愈容易
D.分配系数愈小,两液体愈容易混合接触.
答案:C
7.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答案:B
8.在萃取分离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称为()。

A.浓度比
B.萃取率
C.分配系数
D.分配比
答案:C
9.有4种萃取剂,对溶质A和稀释剂B表现出下列特征,则最合适的萃取剂应选择____
A.同时大量溶解A和B
B.对A和B的溶解都很小
C.对A和B的溶解都很小
D.大量溶解B少量溶解A
答案:D
10.对于同样的萃取相含量,单级萃取所需的溶剂量____
A.比较小
B.比较大
C.不确定
D.相等
答案:B
11.将具有热敏性的液体混合物加以分离常采用______方法
A.蒸馏
B.蒸发
C.萃取
D.吸收
答案:C
12.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_____
A.常温
B.高温
C.低温
D.不限制
答案:A
六、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组.化工原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冷士良.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张金利等. 化工原理实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