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

(冲刺班讲义中的曲线)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1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二、产量曲线1.一种可变要素变化的产量曲线(三点三线)QL1L2L3LQAP(平均产量曲线)LL1L2L3MP(边际产量曲线)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4.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总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Q(产量)(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C MC(边际成本)AC(平均总成本)M AVC(平均可变成本)M’QAFC(平均固定成本)Q考点五:劳动的供给曲线L(投入劳动的时间)L1 L3 L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三、菲利普斯曲线:考点七、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0100%税率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精讲班讲义曲线汇总)(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

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单位,总产量为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单位,总产量为2000,边际产量=(2000-0)/(1-0)=2000平均产量=2000/1=200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总产量为3000,边际产量=(3000-2000)/(2-1)=1000平均产量=3000/2=1500(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三点三线)1、边际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QL1 L3L(劳动投入)边际产量图形(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 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

(二)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X2X2ABX1X1X1和X2代表消费组合中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X 2I 1 I 2 A BCX 1【分析】A 、B 均位于I 2,AB 偏好相同;BC 均位于I 1,BC 偏好相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 与C 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 比C 具有更多的X 2,B 必定比C 更受偏好。

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注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的。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2商品边际替代率12X X MRS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2X ∆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1X ∆个单位。

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知识点一】预算约束的含义、预算线的形状 1、预算约束的含义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还受消费者支付能力和市场价格的限制。

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

23【知识点二】预算线的变动特性 【总结】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 、两种商品的价格P 1、P 2(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平移)算线向左平移。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

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升向左旋转。

AB X1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价格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知识点一】消费者均衡X2m/PMX21I2N I1X11B(m/P1)X1图:消费者均衡【解析】切点C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知识点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X2AMI3X11X12X13X1BB1 B2P1DP 11P 12 DP 13X 1X 11X 12X 13图:需求曲线的推导【注1】“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

【注2】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知识点三】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上述图形分析:X1的需求曲线(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2)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上图分析如下:(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4)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

此时MC=ATC,ATC最低;M点前,MC<ATC,ATC下降;M点后,MC>ATC,ATC上升,(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

M’之前,AVC下降,MC<AVC,;M’之后,AVC上升,MC>AVC.(8)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知识点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1、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