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待惊蛰,春暖花开

静待惊蛰,春暖花开

静待惊蛰,春暖花开
惊蛰养生鸡鸭健体清淡滋味润肺健脾———
蛰虫苏醒,柳丝吐绿。

按照古书的记载,惊蛰的三候大致可以简浅译为:“一候桃花红,二候黄鹂鸣,三候燕飞来”。

节气的养生都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

从立春起,需“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是为顺应春日木旺之生气。

到了雨水,“春捂秋冻”之说是为保护身体不受乍暖还寒的冷风侵袭。

现在静待惊蛰的日子,增强体质和润肺健脾就成了这一阶段的养生主题。

润肺健脾才健康
惊蛰时节,易咽干冒火,民间素以“惊蛰吃梨”来“清六腑之热,滋五脏之阴。

”枇杷、百合、大枣、银耳、莲藕、山药都有润肺健脾功效。

春属木,对应肝脏,吃东西讲究清温平淡。

常吃新鲜蔬菜、鸡、蛋、奶,都能强身健体。

春季切忌妄动肝火,建议肝火旺的人暂别羊肉、狗肉,选择清肝、降火和滋阴的鱼类禽类,养肝护肝,疏肝理气。

春江水暖鸭先吃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的食法如同春日百花齐放,南北风味皆佳。

全聚德双井店适逢三周年店庆,特推“养生鸭四吃”,“川汁干烧美洲参”,诠释鸭馔不一样的滋味。

羽翼渐丰的鸭子,是春天里的一道村野风景,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鸭子骨骼健壮,肌肉丰满,正是超值食用良机,可以品品不一样的滋味。

乍暖还寒酒香鸡
《幼学琼林》记载客家娘酒:“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之益也。

”乍暖还寒,客家娘酒鸡,暖心暖胃,正应节气。

由于客家人早期多聚居在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

食物宜温热、忌寒凉。

菜肴素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

客家娘酒鸡即是代表之一,因其有开胃活血、补中益气之功效,深受客家人钟爱。

真功夫的客家娘酒鸡,用四分之一整鸡块,将鸡肉、红枣片、黑木耳等,倒上正宗客家娘酒,加入秘制蒸鸡酱上笼恒温蒸制,甜香醉人,浓醇可口。

鲜嫩鸡肉入肚,再小啜一口汤。

酒意微醺之际,五脏六腑似被温泉沐浴,不失为乐享早春之美事!
江南黄酒糟香味
江水大鲫、醉青蟹、柴火猪手焖鸭、粽子、大馄饨、汤圆……这些来自鱼米之乡的江南小菜,口味家常,滋味清爽,尤其适合艳阳高照的开春季节。

落户望京的“宴稼厨房”,让我们从品尝“杭帮菜”提升到品味“浙江菜”的高度。

“糟菜”侧重酒香,“虾油露菜”侧重海味,两种菜肴都具有除腥提鲜、增食欲的特点。

脱胎于宁波菜的“宴稼糟菜”,是用上等黄酒酿制后的“糟泥”“糟油”为原料,制成“糟卤”来浸泡各种食材;而脱胎于绍兴菜的“宴稼虾油露菜”则用虾头、小蟹等海物与少量绍兴黄酒一起浸泡卤水,浸泡食材。

味道素净清新,尽可享受一番“悠悠自在乐陶陶”的江南春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