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心理学PPT

康复心理学PPT

第一:由于身体或心理原因而出现的人格 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伴随其后的人生 历程。人格变化可能导致生活危机或其 它精神危机,需要心理干预才能使患者 能够面对现实和未来发展。因此心理康 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残疾人的一些生理功能异常或障 碍,如肌肉痉挛等也可以使用心理方法加 以控制。
第三,残疾人由于身体损伤导致的功能 障碍(如移动困难,活动不便或语言障 碍等)会产生情绪和其它一些心理变化 ,这些均需介入心理康复以保持心理健 康。
• 4、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勤于工作且热爱工作
特别强调能保持对工作、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 知欲望。

5、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活在 现实生活中,吸取过去之经验,并策划未来
• 6、能有效地发挥 自己的心理效能
– 工作 – 学习 – 人际交往
• 7、认知、行为协调统一
个体的所思、所言与行为一致,与环境协调一致。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小组疗法
• 互诉心声 Biblioteka 彼此扶持4、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 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降低唤醒水平、改变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 方法。(如: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
• 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 康、达到治病的作用。
• 放松基本步骤 • (1)“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请慢慢把 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出来。(停一停)现在我们再来做一次,请你深深吸 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请慢慢把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 出来。(停一停) • (2)“现在,伸出你的前臂握紧拳头,用力握紧,注意你手上的感 受。(大约15秒)好,现在请放松,彻底放松你的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 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的放松的标志,请你注意这些感 觉。(停一停)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 (3)“现在开始放松你的双臂,先用力弯曲绷紧双臂肌肉,保持一 会儿,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你的双臂, 体会放松后的感受。(停一停)现在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 (4)“现在,开始练习如何放松双脚。好,紧张你的双脚,用脚趾 抓紧地面,用力抓紧,用力,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 松你的双脚。(停一停)现在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 (5)“现在,放松你小腿部位的肌肉。请你将脚尖用力上翘,脚跟 向下向后紧压地面,绷紧小腿上的肌肉,保持一会儿,保持一会儿。(大约 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你的双脚。(停一停)现在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 (6)“现在,放松你大腿的肌肉。请用脚跟向前向下压紧地面,绷 紧大腿肌肉,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 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老年病患者、有各种功能障 碍以 致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慢性病患者以及 急性期与恢复早期的患者等。 康复内容应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 康复等方面。 康复的目标是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二、康复心理学概述

康复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

康复心理学(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 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 律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 帮助他们接受残疾现实并逐渐适应,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康复心理学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残疾人 老年病患者 各种慢性病患者
二、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应激源和残疾的关系 研究康复对象的心理 研究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心理评定 为康复对象、家属等提供心理咨询 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残疾人的社会地位
弱势人群 权利的平等 特殊的社会待遇:学习、就业

康复过程中的等级
低水平康复:主要在生理水平及一定的 心理水平的康复
中等水平的康复:较好的心身功能的康 复, 有一定的自理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但适应不良,伴随一些心理问题


高水平的康复: 心身功能显著恢复 生活基本自理, 能参加社会活动维护职业功能 良好的情绪与自我概念

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功能康复需要的五层次:康复心理学在高层 次的功能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良好的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生活能力 (心理适应、调节功能) 学习劳动能力 (认知、作业、职业技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自理、走动、言语沟通)
康复心理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7)“现在我们放松头部肌肉。请皱紧额头的肌肉,皱紧,皱紧,保持一会儿。 (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现在,转动你的眼球,从上,至左、 至下、至右,加快速度。好,现在朝反方向旋转你的眼球,加快速度,好,停下来, 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现在,咬紧你的牙齿,用力咬紧,保持一会儿。(大约 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现在,用舌头顶住上鄂,用劲上顶,保持一 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现在,收紧你的下巴,用力, 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 上)” • (8)“在,请放松躯干上的肌肉群。好,请你往后扩展你的双肩,用力向后扩展, 用力扩展,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 次。” (同上)” • (9)“现在,向上提起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接近你的耳垂。用力上提双肩,保持 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10)“现在,向内收紧你的双肩,用力收,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 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 (11)“现在,请抬起你的双腿,向上抬起双腿,弯曲你的腰,用力弯曲腰部,保持 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 (12)“现在,紧张臀部肌肉,会阴用力上提,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 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休息3分钟,从头到尾再做一 遍放松) • 结束放松 • 这就是整个放松过程,现在感受你身上的肌肉群,从下至上,使每组肌肉群都处于 放松的状态。(大约20秒)请注意放松时的温暖、愉快、轻松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尽 可能地保持1~2分钟。然后,我数数,数至“五”时,你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平静安 详,精神焕发。(停1~2分钟)好,我开始数,‘一’感到平静,‘二’感到非常平 静安详,‘三’感到精神焕发,‘四’感到特别的精神焕发,‘五’请睁开眼睛。
康 复 心理
嘉善县康慈医院临床心理科 沈清清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 1、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 • 能自我控制感受与情绪―― 真实且实际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 分地控制:“情与因应”、“因 去情复” •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意义犹如 人的体温对生理健康的意义。
• 2、恰当的自我意识 --能了解并悦纳自己
–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我有哪些长处?
– 我有哪些不足? – 哪些方面是我能够改进的? – 哪些方面是我应该接纳的? – 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 是一样的吗?(差距产生压力)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Who am I?
3、对现实有正确的知觉能力
――能面对现实并且有效适应

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
1 认识活动: 否认、 对治疗及康复的偏见、偏信 依赖、固执、宿命观 认知歪曲
2 情绪的影响 自我评价低 缺乏自信与自我肯定 消极、自卑 孤独感、抑郁 自闭、绝望
3 人格因素 认知方式 情绪特点 自我的功能 应付方式与防御方式 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3、个性发生明显的改变。如原来活泼开朗的 人会变得沉默寡言,原来彬彬有礼的人变得粗 野,原来言词坦然的人变得疑虑重重等。原来 性格上的某些缺点如孤僻、多疑、胆小害羞、 性情暴躁,或者多愁善感等更加严重突出。 4、说话缺乏条理性及错误言行或做出别人都 认为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康复医学与康复心理学
一、康复医学概述
4 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家庭因素:带有残疾的家庭 社会支持:物质支持、情感支持、经济 支持
5 医源性因素对残疾人心理的影响 医务人员的态度及操作 治疗因素、药物因素
1、支持疗法
• 一般是指医生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 同情、支持、解释、提供保证、应激无 害化指导以及改变环境等方法,帮助病 人认识问题、消除顾虑、改善环境、提 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健康过程。
• 2、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突然改变。 • 如睡眠不好,失眠、早醒,常常深夜做一些完 全可以在白天做的事情;也有恰恰相反,整日 卧床,无精打采,活动减少。饮食上无规则, 有时数餐不吃,有时又暴饮暴食,甚至不加选 择地乱吃。在人际交往上和过去的习惯完全不 同,前后判若两人,如孤僻独处或过度兴奋。 其它方面如业余时间的安排以及个人嗜好等方 面也显示突然的变化。
残疾及心理问题


疾病导致不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身体上及精神上的功能缺陷 残疾的分类:躯体残疾、精神残疾、智力 残疾
残疾人的共同特点
1 生理特点:躯体的残缺与功能障碍 生活能力受限,躯体及功能的代偿 2 心理特点:残疾带来的个人及社会境 况的变化,残疾作为一种慢性应激 自我概念不良或混乱 情绪抑郁、消极 动力不足,意志减退




康复心理学是在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 立了各种各样的康复机构,使康复医学得到迅猛发展。 康复的目标也由只重视器官、肢体等生物功能方面向完 整的人(心身并重)的整体功能的康复转变,并提出了由 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构成的全 方位的康复体系。 1949年成立了康复心理学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