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福州大学成人教育学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福州大学成人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福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在我校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专科的夜大学、函授、脱产班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成人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在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明德至诚,博学远志,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第一节入学与注册第七条凡按招生规定由我校录取的新生,应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事先书面向所录取的学院请假、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经学院批准后,由学院上报校成教院备案。
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未书面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
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我校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学校视具体情况予以不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以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手段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者,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新生因特殊情况或健康原因不能按时入学者,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下学年开学前(一般在2月底)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申请入学。
因健康原因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须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经学校复查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条新生入学后,要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概况、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和违纪处分有关条例、本专业的课程设臵和教学计划、学位申请及教学质量检测等有关规定。
成教院对新生每人编定一个专用学号,便于在校期间学籍管理。
发给学生证和校徽(在参加面授学习、考试等教学活动时必须携带学生证)。
第十一条已注册的新生,不论夜大、函授、脱产等哪种学习形式,都应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成考报名材料、学籍成绩卡(一式两份)、毕业生登记表(含自我小结、班级和学校鉴定)、毕业论文(设计)评语(一式两份)、毕业实习鉴定表、奖惩材料。
其中,学籍成绩卡、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各一份送校学籍档案室保存,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实习报告各一份留存在办班单位备查。
学生毕业或中途退学时,该生学籍档案密封后随即由学生交给其所在单位归入个人档案。
尚无工作单位学生,由学生本人交到人才市场代管或自行保管。
第十二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持学生证按时到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未报到者或未缴纳学费者,视为未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参加听课、考试等所有教学活动。
因故不能如期办理注册手续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
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不到校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各办班单位将每学期学生报到注册情况在开学的第三周内报送成教院。
凡涉及学籍管理及学籍方面的处分,均需事先报成教院审批。
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由办班学院提出意见,报上级部门批复执行。
第二节考核与成绩记载第十三条学生必须参加由成教院编制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本专业课程考核。
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均为必修课,学生必须全部修读。
跨学期的课程,按每学期一门课程记载成绩。
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卡,归入个人档案。
第十四条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
考核一般采用笔试闭卷形式,也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开卷或口试、面试、实际操作、论文等不同的方式进行。
每门课程笔试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
第十五条考试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
课程成绩可根据期未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包括期中考试、课堂测验、作业、实验和考勤等)综合评定,平时成绩不超过30%。
考查成绩是指对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实习、课外作业、习题课、课堂讨论的情况以及平时测验成绩等的综合评定,一般采用合格、不合格两级制记分。
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均采用五级记分制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五级记分的课程可按下列办法折算为百分制: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0分。
百分制记分的课程可按下列办法折算为五级记分制: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第十六条校级统考或抽考的课程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进行,凡通过校级统考或抽考的课程,该课程原来不及格的成绩均按补考及格记载。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多次重修、重考规定的统考课程,每学期初安排一次补考,成绩按实际考试成绩记载。
非统考课程不及格的允许在下学期开学前和毕业前分别补考一次,补考成绩只记“及格”或“不及格”字样。
在校期间按教学计划要求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全国计算机技能考试的成绩作为相应课程的成绩记载,可记“合格、良好或优秀”字样,同时发给国家相应的证书。
第十七条学生在课程修读过程中,缺课的学时数超过该门课程教学计划时数的1/3或完成作业(含实验)不足三分之二者不能参加本门课程的考核,所修课程成绩以不及格计;学生考试旷考,其成绩以不及格计,并在学习成绩档案中注明“旷考”字样;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学籍处理时以0分计,学习成绩档案中注明“违纪”或“作弊”字样,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学生因考试(含统考课程考试)“违纪”、“作弊”或旷考,不得进行正常补考。
毕业前视其悔改表现,经本人申请、学院批准,可在毕业前给予一次补考。
第十八条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所修读课程的考核。
确因病或因公差在外及其他特殊原因而不能参加考试者,应事先携带有关证明向所在学院成教办提交书面缓考申请,缓考申请必须在该课程考核前提出,经所在学院批准后方可生效。
缓考课程的考核原则上安排在同一门课程下一次考核(一般为补考)时进行,不另行单独组织,不得申请再缓考,缓考不及格者,仅在毕业前安排参加补考。
缓考取得的成绩按正常考核成绩予以记载。
所有补考不得申请缓考。
第十九条课程免修免试条件、审批程序、成绩记载,按《福州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课程免修暂行办法》办理。
第二十条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因身体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不能正常上体育课者,可凭学校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由其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参加校体育部安排的保健活动,视具体情况确定体育课成绩。
第二十一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三节升级与留级第二十二条各种学习形式的学生修完每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准予升级。
第二十三条学生考核不及格的课程,按规定补考。
经补考仍有三门不及格者,应予留级。
无级可留的(即下一届无相同专业)可申请跟班试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留级一次。
第二十四条计算不及格课程的门数,按下列规定办理:凡一门课程分多个学期讲授并考核的,每学期均按一门课程计算;凡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核,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所有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均纳入学籍处理不及格门数累计中。
第四节休学与复学第二十五条学生因工作需要、病、伤、生育及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缺课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者,应予休学。
第二十六条学生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休学时间以一年为限。
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可申请延长休学一年。
第二十七条学生学习期间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八条学生休学,要考虑本人所在专业下届是否继续招生,若下届不继续招生(即无班可复),复学时可以转入相近专业同层次学习,办理转专业手续,否则只能作退学处理。
第二十九条学生要求休学,由本人填写休学申请表,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所在学院成教办提出意见,报成教院审批。
获批准后,休学学生应当于批准之日起两周之内到学校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离校手续,并按时离校。
逾期不办理手续者,按擅自离校处理。
第三十条休学期满的学生,应于开学前持学生证、休学证明及前一年学费收据向所在学院成教办提交复学书面申请,并附有效证明,经所在学院同意,报成教院批准,编入下一年级同层次同专业学习。
第三十一条学生在休学期满后两周内不办理复学申请手续,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三十二条学生休学期间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学生在休学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取消复学资格。
学生在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学校,否则取消学籍。
第五节转专业与转学第三十三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专业完成学业,如因工作原因或患病或确有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在本校或本专业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或转专业。
学校在专业生源不足无法成班的的情况下,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调整学生所学专业或转学。
第三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学或者转专业:(一)类别不同的专业(入学招生考试科目不同);(二)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三)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或最后一学年不得申请转学;(四)已有一次转专业或转学的经历者;(五)应予退学者;(六)其它无正当理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