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
2.下列横线两端搭配错误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孙权﹣﹣建立蜀国 D.华佗﹣﹣“麻沸散”
3.武则天遗言陵前建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她主要是因为她()
A.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B.创立了武举制度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重用有才能的人
4.唐太宗最著名的谏臣是()
A.杜如晦 B. 房玄龄
C.魏征 D.张玄素
5.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开创殿试和武举考试
6.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注重门第B.注重学识C.靠推举D.注重品德7.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他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情怀,享用“诗仙”的美誉。
他
1
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隋朝统一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开辟了丝绸之路
9.如果用词语来描绘朱温,哪一个不合适
A.农民起义军将领 B.唐朝节度使
C.镇压农民起义的宦官 D.后梁的建立者
10.唐朝直接灭亡于
A.土地高度集中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11.“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中的“我”应是A.尺带珠丹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1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引用这句话警醒自己的原因是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隋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13.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两千三百余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接近五万首。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开放的文化政策B.统治者的提倡C.经济的繁荣发展D.唐朝人口众多14.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
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宦官专权15.如果你去广州、泉州、徐州等地旅游,会发现这些城市都有“状元街”。
下列制度与“状元”有关的是()
1 A.禅让制B.分封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读下图,隋朝大运河中心地点字母代号是
A.A B.B C.C D.D
17.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8.“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这首《垂老别》描绘的是
A.隋朝暴政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9.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下列能反映出盛唐时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多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一项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天下诸津,舟航所聚
C.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D.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21.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一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隋朝
22.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景象的是A.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
B.忆乙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3.唐朝时,其首领没有接受过唐太宗册封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B.回纥C.粟末靺鞨D.南诏
24.“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二、简答题
25.请你简要叙述你所了解的科举制度。
1 26.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3例加以证明。
27.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暴政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8)结合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8.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下图描述的是隋炀帝修建的(水利工程名称)
(2)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三段运河?(请按从南向北的顺序作答)
1
(3)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A 8.A 9.C 10.C 11.C 12.C 13.D 14.B 15.D 16.B 17.B 18.D 19.B 20.A 21.D 22.B 23.A 24.B
25.(1)诞生和形成。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直到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
(2)完善。
①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
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使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26.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制度、文字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朝鲜)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官制、科技等);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唐吸收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创新等。
27.(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与姚崇(宋璟)
(3)文成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写两点)
(4)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写两点)
(5)三省六部制
(6)隋朝大运河
(7)隋炀帝唐玄宗
(8)君主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要关爱百姓,轻徭薄赋,戒奢从简,爱惜民力;要与少数民族和平共处;要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要有能够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28.(1)隋朝大运河或大运河
(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