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部分-专利权保护客体

第二部分-专利权保护客体

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 造成危害,或者会使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 序受到影响──不保护。
发明创造妨害公共利益 致人伤残或损害财物; 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涉及国家重大政治事件或宗教信仰; 伤害人民感情或民族感情; 宣传封建迷信等。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5条
5.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 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 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色彩,一般是用于产品上的颜色或者颜色的组合 。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外观设计
3)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
能使产品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迎合 消费者的爱好,使他们看了有赏心悦目之 感。
4)外观设计必须适于工业应用
要能够大量复制生产。 不能复制的产品,不能作为外观设计的载体。
主要内容
1.专利权保护的客体 2.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4)发明必须是一种符合法律要求的技术方案
必须符合专利法的有关规定。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发明
3.种类
产品发明
是指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能以有 形形式表现的各种制成品或产品。
方法发明
是指为解决某特定技术问题而采用 的手段和步骤的发明。
改进发明
是指对已有的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所作 出的实质性改进的发明。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实用新型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2.2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 的包含有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 。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2.2
气味或者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也 不属于A2.2规定的发明的客体。 【例】一种用于物质成分分析的光束,其特征在于: 该光束的波长为484nm. 利用声、光、电等的性质解决技术问题,可授予 专利权。 【例】利用红外线传输数据的装置。 图形、平面、曲面、弧线本身属于抽象的图形, 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A2.2
A5
A25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法第5条
5.1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 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5.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 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 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5条
1.概念 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
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 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小发明”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实用新型
2.特形状、构造的产品。
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如液体、气体、粉状 物等,都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
3、定义中的“其结合”,是指形状和构造的结合 ;也包括产品和产品的结合。
2、外观设计的特点: 1)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 外观设计是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不能脱离具体的
产品而存在。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外观设计
2)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为设计 对象
形状,指具有三维空间的产品造型,例如冰箱、 收音机的外形。
图案,一般是二维的平面设计。例如地毯的图案 、壁纸的花纹等。
违反法律
发明创造为法律明文禁止或与法律相违背,不能授予专 利权。
专利法第五条所称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的法律,不包括其他机构颁布的 行政法规和规章。
发明创造并没有违反法律,但由于其被滥用而违反法律 的,则不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拒绝授予专利权。
发明创造仅其实施被法律所禁止—可给予保护
第二部分 专利权保护客体
专利局机械部 刘洋
问题
我国专利制 哪些客体不属 度可以保护类 于专利保护的 型有哪些? 范围?
主要内容
1.专利权保护的客体 2.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 我国专利权的客体有三种:
发 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发明
1.概念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 的技术方案。
例如,螺栓和螺帽、锁和钥匙、带橡皮的铅笔 等。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实用新型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区别:
发明
实用 新型
形状、构造
方法
产品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外观设计
1.概念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
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 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外观设计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5条 违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 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具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正当;不正当建立在一 定的文化背景之上:历史;区域;民族文化。 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可能发生变化。 专利法中所称的社会公德限于中国内地 (不包括港澳台)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5条 妨害公共利益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25条
专利法第25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 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25条
1.科学发现
2.特征 1)发明是一种技术方案
不是单纯揭示自然规律的理论; (如,牛顿定律;哥白尼天体运行学说) 是解决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发明
2)发明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不是单纯地提出课题或者设想。 (例如,太空电站。)
当然,并不要求必须已经实施过。 3)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必须是前所未有的; 必须具有实质性的进步。
专利法第五条新增第二款排除了对以违法方式获 取或利用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做出的发明创造给予 专利保护的可能性。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2.2
专利法第2条2款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 、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 案
这是对可申请专利保护 的发明客体的一般性定义 ,不是判断新颖性、创造 性的具体判断标准。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 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 不授权原因:不是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 义上的发明创造。(“技术方案”参见A2.2) 【例】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具有感光特性。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25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