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春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生态环保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复习歌曲《小鸟小鸟》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第三课时一、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还有哪种天气现象?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它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二、欣赏歌曲范唱,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刷刷刷刷”是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唱一下吗?三、老师指导,练习模仿下雨声。
四、师声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部分。
五、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老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老师随即纠错。
(5)用小快板的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六、学唱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理解歌词的含义(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
七、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同学们,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
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二、欣赏童声合唱《春水》(1)初听乐曲,思考:歌曲创设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情绪??(2)复听音乐,思考:合唱有几个声部?春水象什么?(3)再次聆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
三、儿歌和打击乐(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两人互相练习。
(3)指导学生注意速度要与歌曲一样。
四、徒手为歌曲伴奏。
五、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饿走去、为歌曲伴奏。
六、音乐活动:(1)思考: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成果展示。
第二单元:《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本科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阿佤族、侗族、得便感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以及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连唱时间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才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唏嘘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换棵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切分音懂得民族音乐的唱法。
教学过程: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3、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
教材分析: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0月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二、游戏、节奏练习;(节奏感与协调性训练)三、乐曲欣赏:显示教学目标(齐读)。
了解创作背景: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
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了解作者简介:郑路——北京人。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
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
1954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第三单元:《飞翔的梦》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谈话:上周五,学校举行了读书节开幕式。
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你们知道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吗?这神灯有什么神奇之处?3、生自由回答二、渗透教学1、今天就让我们展开我们美丽的幻想,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这样一盏神灯,哈哈,那该有多美好啊。
让我们一起来擦亮它吧。
2、擦神灯(三拍子)3、律动4、师:灯神怎么还不出现呢?哦,原来还要我们那准确而又真诚的音乐咒语。
5、朋友朋友快出来,实现我愿望。
6、擦神灯和音乐咒语三、歌曲教学(一)熟悉1、师,神奇的灯神终于出现了,说说你心中有什么最美好的幻想需要灯神帮忙的。
2、生自由回答。
3、师,今天这里就有一位朝鲜的小朋友,他觉得月球特别的神秘,正幻想着月球的美好风光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他的思绪,乘上幻想好船儿,划去看看吧。
4、聆听5、师,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多美的幻想,多美的旋律啊——揭题《小白船》6、《小白船》是在中国流传的朝鲜民歌,它运用三拍子的强弱展现出一群天真、稚气的少年,乘着小白船在星光灿烂的银河里穿梭,在彩云飘荡的天国里游玩的景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吧。
(二)学唱第一段1、师唱谱,生填词(宁静的讲述着,乐句)2、生唱谱,师填词第二段1、师唱谱,生填词(带着疑惑?激动?歌曲渐入高潮,很快又回到宁静)2、生唱谱,师填词(三)处理1、师、音乐是灵动的,她和人一样,是有性格的。
你觉得歌曲《小白船》有怎么样的性格呢?2、生自由回答3、师,我们演唱的时候怎样才能把这样的性格表现出来呢?速度力度音高以及我们和朝鲜小朋友那样对月亮的美好幻想和喜爱。
4、演唱四、二声部1、师、刚刚我们所用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听听这个版本,它的演唱形式又什么呢?2、聆听音响更加丰富,有了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3、复习低声部4、二声部合练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我知道大家最爱看动画片了,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跟动画片有关的视频,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播放关于迪士尼乐园的视频片段)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没有看到你们熟悉的动画人物?生:(略)师:对,这几个动画形象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小就非常喜欢它们,包括老师。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出示图片)师:如果我们亲自到迪士尼乐园就会看到这些熟悉的动画人物。
那你们知道迪士尼乐园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生:(略)师: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是一个快乐的,有趣的,令人向往的世界,那里创造了神话、童话,同样也创造了快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
让我们带着欢快、幸福的情绪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聆听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1、初听歌曲。
师:(1)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2)节拍特点(播放歌曲)2、复听歌曲师:让我们第二次来感受这首歌曲,感受时来思考几个问题。
(1)在歌谱中你发现了哪些你没见过的记号?(讲解乐理知识:弱起,乐段的划分以及反复记号D.C. Fine)(2)这首歌曲在演唱中情绪有变化吗?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变化?(第一部分比较欢快、活泼,用富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第二部分比较抒情,用连贯、圆滑的声音来演唱。
第三部分同第一部分)3、小声地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曲。
4、放出声音演唱歌曲。
师:这遍要求声音宏亮,在演唱的同时为这首歌曲编创伴奏,并一边编排动作,这些动作要表现出三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5、学生集体边演唱边伴奏。
6、多种形式的表演歌曲。
(演唱、伴奏、表演)四、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我们大家都向往的儿童世界,愿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里,到处充满友谊的阳光,人们共同享受生活的欢乐和美好。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用真、善、美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