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
• 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 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
等点构成
• 点的形状、 大小一致的 构成方式。
.
差点构成
大小、形状 不同的点的 构成方式。
.
网点构成
点作不同的 排列和多种 次序变化, 产生明暗调 子的构成方 式。
.
构成作品
.
点的运用
小点到大点的排列形成形 成线和远近感
.
(三)线的组合排列
3、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 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右图) 4、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 凸效果。(下图)
平面构成
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
课程介绍
构成设计——构成就是组合、组装的意思,“构成”
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内部结 构的讨论。在雕塑、建筑、绘画等方面也相继出现构成主 义风格。
从理性的二维、三维和色彩的不同角度去研究造型的基本 规律和基本特征,研究平面的、空间的、色彩的组合和构 成方式。
构成作品的核心要求——美
和谐——美感的基础
.
三大构成设计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
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
.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论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 平面(graphic):只在高、宽二维上研究的图形统称为平面。
• 构成(composition):辞海里有构造、解构、组合之意。
平面构成是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 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法 则,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 合,进而创造出适合设计领域的 形式美学形象。它是以理性和逻 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 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的,是理性 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
•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 弹性,具有很浓的人情味。
.
• 5、线的错觉
•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 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
• 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
.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巴比松画派——卢梭,《橡树.林》(又《阿普勒蒙的橡树》), 1855,布上油画,64×100c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印象主义 莫奈 日出·印象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大碗岛的星期日新下印午象, 1画88派4(– 点18彩86派》)
.
修拉,马戏团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卡纸、 全开纸、 和纸、 描图纸等
拷贝纸、 玻璃纸、 玻璃胶带、 封箱胶带等
其他
模型纸
.
三、材料与工具
作图相关工具 描绘工具 尺类 计测工具 绘图工具 喷绘工具 精密机器
毛笔、牙刷、铅笔、蜡笔等 直尺、丁字尺、曲线板等 比例尺、分度仪、游标尺等 圆规、椭圆板等 喷笔、喷刷用铁板等 相机,荧光屏等
.
不安定感
平稳、安定
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 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2、多个点的出现
两个点会相互吸引
大点吸引小点 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
点放对了位置 ,使人感到兴奋愉快 。反之令人感到不适。--------(俄)康定斯基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2、多个点的出现
.
.
(二)线的运动方向和排列
向右上升斜线,明快 飞跃的运动感
向右下落的斜线,使 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 度及动势,产生强烈 的刺激感
线的远近产生了空间 和透视
.
(三)线的组合排列
1、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 面的感觉。 2、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
点的密集靠近形成线的感 觉和从大到小的运动感和 空间感
从大到小成线的点群产生 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和从近 到远的深度感或立体感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画家在创作花鸟画时,常在 空白处添上两只蝴蝶或几只 蜜蜂等等,使画面充实,这 也符合点、线、面三元素组 成画面的构成原则。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趣味性的点
才
.
三、材料与工具
颜料
广告颜料、 水彩 颜料、
油画颜料、 印刷油墨等
色料
染料
涂料
奇异墨水, 彩色墨水等
快干漆、 透明漆、 瓷漆、 调和漆、 底漆等等
.
剪贴材料
转印色纸、 色纸等
三、材料与工具
画纸
绘图纸、 纸板、 厚纸、 薄卡纸、 瓦楞纸
用纸 印刷用纸 笔记用纸 剪贴用纸
铜版纸、 中质纸、 模型纸等
立体主义 布拉克, 静物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 红黄蓝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构成主义 塔特林 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风格派 蒙德里安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用红色的楔子打击白军
1919年 俄国 李西斯基
.
包豪斯
朱斯特·施密特 1923年 海报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 1、线的概念 •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方
向、位置、长短,而不具有粗细之分。但在平面 构成中,线既有长短,也有粗细。
.
为什么要学习构成设计?
无论CAD、PS、Coreldraw、3DMax、Maya……软件只 是工具。
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电脑软件的学习和艺 术审美修养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 作品才真正具有美感和感染力。
灵感必然是艺术的源泉,但是并不是没有灵感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美的 东西背后都存在共同点,我们学习构成设计就是要总结出自然美背后的规 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进行设计。这就是我们学习构成设计的目的。
被其他形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 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变成了点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3.点的线化
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 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点的面积越小,点与点之间 距离越近,线化感觉越明显。
.
4.点的面化
• 当点按照两个方向同时聚集排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 成面的感觉,点的审美特征就被面的审美特征取代,点也 就过度为面
•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 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 间的视觉效果。
.
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
.
.
.
“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
构图设计的视觉流程——是 指观者的视线随着画面中的 各视觉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 迹运动的过程。利用视线移 动的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 安排,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 编排中各要素的有序组织, 从主要内容依次观看下,这 样就能使观者有一个清晰、 迅速、流畅的信息接受过程。
.
(二) 点的特性
1、点的分类:点并非都是小而且圆的,点有规则点和不 规则点。 规则点 规则点
不规则点
不规则点
a2、点的感情
.
活泼
稳定
尖锐
(三) 点的组合形式
1.单独出现的点:美学要素比较明确,轮廓、大小、浓淡 等一目了然,给人以简洁、清晰、凝重的心理感受;其与 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
稳定、平静
下落感
三、材料与工具
加工器具
切削工具
钻空工具
剪刀、美工刀 凿子、锉刀、
裁刀等
锥子、打空机 钻床、穿孔器
等
其他 订书机等
.
计设成构面平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点线面
.
一、 点
点《辞海》的解释是:细小的痕迹,是线的起始处或终结处。在几何 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形状。 平面构成中的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 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
.
.
.
(一) 点的性格
点在视觉上具有凝聚性和相对性,是视觉中心。一个点单独存在是静止的。 两个以上点则出现视觉上的运动感,亦可给人节奏感 ,类似音乐中的节拍。有 形状、大小、面积;且随着环境和自身的改变,随时可能向面和线的审美特征 转换。
点构成多用于细碎东西,整合排布和文字排版。集中而规律的排列,从整 体上抓住人们的视觉。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5.点的错觉
•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 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 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 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上图所示。
• 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 线杆、给人干脆,坚定,阳刚 的视觉效果;
• 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
.
4.线的视觉特征 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 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 雅、浑然之感。
.
4.线的视觉特征
•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 序的差、规整的美。
计设成构面平
二、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