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专题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专题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主要表现为内部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
2领会阶段:也称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
3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
4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

5回忆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

6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

7操作阶段:也叫作业阶段。

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

8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

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加涅强调指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影响。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和研究学习过程的目的就是为学习过程提供支持,使外部条件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与学习者的内部活动进行必要的、恰当的和正确的联系,从而给学习者以积极的影响,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①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②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在重要的地方做重点,以便于学生对信息的选择编码。

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复述这些内容,并用原有的来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比如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通过举例或用自己的经验解释某种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