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丘脑底核(STN)病人日记
睡眠 27%
“开”期 23%
“关”期 35%
“开”期伴 有异动症
14%
术前
n = 39
睡眠 33%
“开”期 53%
睡眠 33%
“开”期 53%
“开“期 伴有异动
症
3%
“关”期 11%
术后6个月 n = 25
“开”期 伴有异动
症
2%
“关”期 12%
术后12月 n = 12
L-dopa 用量 = 1325 mg
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关系
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疗效是DBS治疗效果的重 要判断标准
STN-DBS手术后, 可减少抗PD药物的用量 DBS治疗可控制由药物引起的副反应
靶点的选择
Vim:主要对震颤有效(ET)。 Gpi:对症状改善比较全面, 术后药物
无明显减少( Vim 毁损术后)。 STN:对症状改善非常全面,特别是中
DBS的应用现状
范围: 国外 PD、ET、MS、Dystonia,
OCD、Pain、EP
国内 PD、ET、Dystonia、Pain、
抽动—秽语综合征
Medtronic DBS 疗法被FDA批准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特发性震颤
FDA 批准于1997年 帕金森病
FDA 批准于2002年 肌张力障碍
神经刺激器 – 型号7426 专为深脑部刺激设计
测试刺激器
基底节运动环路示意图
Cerebral Cortex
Striatum
GPe
STN Brainstem Spinal cord
Thalamus
GPi SNr
PPN/MEA
DBS的作用机制
GPI和STN电刺激 电刺激抑制了STN的过度活动,这种抑制会
DBS治疗PD
接受手术:27例,男性 14例,女性13例, 年龄38~77岁,平均63岁。
DBS手术:32例次,其中双侧6例,单侧21 例。
Hoehn-Yahr分级:Ⅱ级:1例,Ⅲ级:8例, Ⅳ级:15例,Ⅴ级:3例。
5例双侧STN术后6个月UPDRS分
平均日常生活评分 开 关
UPDRS总评分 开 关
L-dopa 用量 = 1016 mg
L-dopa 用量 = 988 mg
关于毁损手术
严格手术适应症。 双侧手术应慎重,特别是同期双侧。 单侧ET可行VIM毁损。 毁损术后再行DBS手术的问题。 关于STN毁损。
PD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原发性帕金森病 服用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疗效 药物疗效已逐渐下降或出现副作用 疾病已开始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UPDRS运动评分 开 关
UPDRS认知评分 开 关
左旋多巴剂量当量 (毫克/天)
刺激器开
23.2± 4.1 36.3± 4.9
46.0± 4.8 75.2± 5.7
43.2± 5.2 68.5± 5.9
4.0 2.0 920.8± 236.2
刺激器关
8.6± 2.5** 9.2± 3.1**
40.6± 4.3** 39.8± 5.2**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DBS for Movement Disorders: from Now to the Future
关于DBS
什么是DBS? 作用机制。 国内外开展情况。 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症状改善情况及远期疗效如何? 与毁损手术的关系。 靶点的选择(核团)。 微电极在术中的作用。 手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
30.1± 3.2* 33.9± 4.2**
4.0 2.0 580.4±244.8*
DBS治疗PD的优点
微创和可逆性。 可进行双侧手术,全面改善症状。 具有稳定的长期疗效。 副作用小,并发症少。 可减少药物用量(STN)。 消除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DBS配合适量药物的使用,能使PD 病人保持长期稳定的生活质量
FDA (HDE*)批准于2003年 强迫症
FDA (HDE*)批准于2009年 全球有超过75,000患者受益于脑深部电刺激疗法 中国有超过 2,200患者受益于脑深部电刺激疗法
Medtronic DBS治疗在中国-十一年历程
Medtronic DBS 治疗在1999年来到中国。
中国目前常规开展的适应症有:
减少GPI对VL的抑制性传入冲动,从而增加 了对皮层的兴奋性传入冲动. 电刺激大鼠STN和GPI可以抑制大脑脚内侧 核的活动. PD病人的PET显示:高频刺激STN会使某些 皮层运动区的活动增加.
DBS的作用机制
VIM电刺激 VIM电刺激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活动起作用
和/或影响VIM神经传导纤维起作用。 VIM可记录到节律性放电,与肢体震颤有
刺激电极:植入脑内部 分。含有4个铂铱的电极 点,每个电极1.5mm,
间隔0.5mm,总长 7.5mm,电极直径1mm。
DBS的组成
延伸导线(连接导线): 连接刺激电极和刺激器, 走行在头、颈和胸部皮下。
刺激器(脉冲发生器):植入 胸部锁骨下皮下。动力装置。
植入部分
双导神经刺激器 - 型号7428 一个刺激器连接两根电极
线症状,术后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 (PVP术后)。
不同靶点对PD症状控制
震颤 僵直 运动不能 “关”期 异动症 平衡障碍
VIM +++ ++ +/+/+/-
0
STN +++ +++ +++ ++ +++ +++
时间锁定关系。 刺激频率<100Hz,震颤加重;刺激频率
>100Hz,抑制震颤。
DBS发展历史
1960s 电刺激治疗疼痛 1987年 DBS治疗ET(Benabid) 1993年 DBS治疗ET通过欧洲CE标准 1998年 DBS治疗PD通过欧洲CE标准 1997年 FDA批准进入美国市场 1998年 DBS治疗PD引进中国(天坛医院) 2003年 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新疆
肌张力障碍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青海
辽宁
内蒙古
北京
宁夏
河北
山西
山东
西安
河南
江苏
成都
贵州
湖北 湖南
安徽 上海
浙江 江西
福建
云南 广西 广州
海南
常规开展的医院约30家,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成都地区
总医院应用状况
帕金森病(PD):27例,32例次。 植物状态促醒: (SCS),1例, 神经病理性疼痛(SCS) 2例,3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