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盘坏道屏蔽FBDISK

硬盘坏道屏蔽FBDISK

硬盘坏道屏蔽FBDISK+教程它是一个将有坏磁道的硬盘分区的程序。

它可将有坏磁道的硬盘自动重新分区,将坏磁道设为隐藏分区,好磁道设为可用分区;将坏磁道分隔开以防止坏磁道扩散。

但如果坏磁道过于分散,就会产生许多分散的可用的分区;限于分区规则只能设4个主分区,程序会选其中最大的四个分区设为可用,其它设为隐藏。

坏盘分区器FBDISK 1.0坏盘分区器现改名为FBDISK(Fixed Bad Disk)。

它是一个将有坏磁道的硬盘分区的程序。

它可将有坏磁道的硬盘自动重新分区,将坏磁道设为隐藏分区,好磁道设为可用分区;将坏磁道分隔开以防止坏磁道扩散。

但如果坏磁道过于分散,就会产生许多分散的可用的分区;限于分区规则只能设4个主分区,程序会选其中最大的四个分区设为可用,其它设为隐藏。

现1.0版作了以下改进:1、增加了对大于8G的硬盘的外理能力;可外理500G以下的硬盘。

2、所有分区都设为FAT32,用以支持大于2G的分区。

3、增加了剩余时间显示。

本程序包含二个文件fbdisk.exe 和readme.txt。

使用:本程序只对物理1号硬盘进行处理。

先制作一张启动盘(Win97、Win98、WinMe都可以),并拷入本程序;用启动盘启动电脑进入DOS状态。

运行本程序,会先显示硬盘的参数,并问你是否扫描硬盘Start scan hard disk ?(Y/N)。

按Y后开始进行扫描,并显示进度及剩余时间。

这个剩余时间只是估计值,一开始可能会不准确及不稳定,但当进度过了10%时就会稳定下来,时间也比较准确了。

当遇到有坏磁道时会显示坏磁道所在位置。

硬盘扫描完成后程序会给出分区意见,并问你是否将其写入硬盘Write to disk ?(Y/N)。

到这时为止,程序还没有向硬盘写入任何数据。

这时只要按Y,就会将其写入硬盘,并显示Write disk OK!说明写入成功,分区完成。

分区完成后用这张启动盘重新启动后就可格式化硬盘了。

说明:请小心使用本程序,它会对硬盘数据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

对使用本软件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本人概不负责。

硬盘作为电脑中的重要存储设备,虽然其使用寿命较长,但也是相对脆弱的配件之一。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发生诸如磕碰、震动等意外,甚至过高的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硬盘造成损害,使之出现零磁道损坏或者其他故障,最终影响了硬盘的寿命。

如果在保修期内,你当然可以将硬盘拿到商家更换或维修。

而如果超出了保质期,一般的做法是视情采用软修复措施,即使用诺顿NU、PCTOOL等专门的工具软件来尝试进行修复。

坏道分类从硬盘坏道的情况来看,可将其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

前者为软坏道,一般是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对其可用工具软件进行修复。

比如“磁盘扫描程序(Scandisk)”就是解决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

当硬盘有坏道时,电脑在启动后会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扫描,并将坏簇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

进行修复时则应勾选“自动修复错误”一项,“Scandisk”可对硬盘盘面进行完全扫描,并尝试自动修正所发现的坏簇。

你也可以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分区格式化工具(如Fdisk、Format)进行修复或把坏道标出。

而这些被标出的坏道一般认为即是物理坏道。

对于物理坏道,它表明硬盘磁道产生了物理性损伤。

常见的拯救方法是使用诺顿NU、PCTOOL等磁盘工具,将有坏簇的硬盘重新分成多个区,再把坏簇所在的分区隐藏不用,以避免系统频繁读写坏道而扩大其面积,这样一般就能保证有严重坏道的硬盘正常使用。

FBDISK简介这次为大家介绍的并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些著名的工具软件,而是一个叫做“坏盘分区器FBDISK(Fixed Bad Disk)”的、仅20KB的小家伙。

这是一个能够把有坏磁道的硬盘进行重新分区的工具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有坏磁道的硬盘自动重新分区,同时把坏磁道设为隐藏分区,好磁道设为可用分区,并将坏磁道分隔开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当硬盘中的坏磁道过于分散时,它就会相应地产生多个分散的可用分区,但限于分区规则只能设4个主分区。

该程序会自动选择其中最大的四个分区设为可用,其他则设为隐藏。

使用详解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四步:1、下载程序包该软件的下载地址是:/attachment.php?aid=689,下载完毕后直接解压即可使用,可见其程序目录下包含有Fbdisk.exe和Readme.txt两个文件。

2、制作启动盘先制作一张Windows启动盘,然后拷入Fbdisk.exe主程序文件即可。

图1询问是否对硬盘进行扫描3、在DOS下使用用制作好的启动盘启动电脑进入到DOS状态下,然后运行主程序Fbdisk.exe,它会首先显示硬盘的参数,并询问你是否扫描硬盘“Start scan hard disk ?(Y/N)”(如图1),按“Y”键确认后,程序即开始进行扫描,并显示进度及剩余时间(如图2)。

图2扫描的进度及剩余时间扫描过程中如遇到硬盘有坏磁道时,程序会自动显示出坏磁道所在位置以供参考。

硬盘扫描完成后,程序会给出分区意见及方案,同时询问是否将其写入硬盘“Write to disk ?(Y/N)”(如图3)。

注意至此刻程序还没有向硬盘写入任何数据。

这时你只要按“Y”键,它就会将上述分区方案写入硬盘。

如显示“Write disk OK!”的提示,则说明写入成功。

图3询问是否写入硬盘至此,使用“坏盘分区器FBDISK”对坏硬盘所做的重新分区工作即告完成。

4、格式化硬盘用这张启动盘再次启动电脑,然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Format”命令或其他工具软件对该硬盘进行格式化。

接下来的重装操作系统等“活儿”当然就简单多了……linsta帖子: 369注册: 2007-03-16 13:37页首怎么检查硬盘坏道的位置然后用PQ屏蔽?由linsta于2007-11-12 14:23硬盘坏道,似乎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词语,因为它常常意味着硬盘报废和数据丢失的双重损失。

随着磁盘密度和转速的提升,硬盘好像也变得起来越娇贵。

坏道就是一种常见而又令人头痛的硬盘故障。

当硬盘出现了坏道,是否就意味着这块硬盘无可救药了呢?事实并非如此。

一、硬盘坏道的检测如果硬盘上出现部分扇区无法正常读写或访问的情况,一般就被称作坏扇(bad sector),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坏道”。

硬盘出现坏扇区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是由记录在扇区中的校验码,扇区标识,地址信息等不正常导致的逻辑性错误。

比如某些病毒会给部分硬盘扇区强行打上坏块标记,使系统无法使用这些扇区。

有的则是由异常撞击等多种原因导致的物理性损坏。

当硬盘出现坏的扇区之后,就可能出现硬盘读写速度变慢甚至出错,声音异常,无法从硬盘引导系统或无法完成高级格式化等症状,严重时将会导致引导系统整个硬盘无法使用。

硬盘出现坏道后,最简单的检测办法是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功能,对有问题的磁盘进行扫描并试图修复坏的扇区。

但是它的功能极其有限,一般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逻辑性扇区错误,如果遇到真的物理坏扇区,它的检测速度就会很慢。

此时可以用上些功能更强的检测软件不扫描硬盘的坏扇区,比如HDDTEST。

HDDTEST 是一个极其小巧的软件,笔者使用的这个版本只有8KB大小。

不过它只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在使用前要先将它复制到一张可引导系统的软盘上,然后以软盘方式启动。

HDDTEST的所有操作都在一个窗口界面下完成,没有过多的命令和繁琐的操作。

按上下键选择需要检测的硬盘,然后按“Enter”键即可开始检测。

检测途中按“Pause/Bnter”键可暂停,按“Esc”键则会取消此次检测。

窗口中间显示的是检测进度。

下面则分别显示软件运行的状态的磁盘的检测状态提示,右下角显示坏道的信息。

由于它只具备检测功能,不对硬盘进行修复,当它检测到坏道时,就其它同类软件来说,速度相当快。

另外,HDDTEST 不能手动选择从硬盘的某个位置开始检测,只能进行从头到尾的全面扫描。

二、多剑合壁,修复硬盘坏道即使是全新的硬盘,其实也不是毫无瑕疵,没有坏道的。

事实上,每块硬盘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坏道。

而厂商会使用专业设备检测出所有的坏道并记录在P-Iist(永久缺陷表)中普通用户无法对之加以查看,也不能访问记录在P-Iist 中的坏扇区。

也就是说,终端用户所购买的硬盘都会带有一定数量的坏道,只不过这一部分被厂商以特殊方法屏蔽掉了,丝毫不会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因而硬盘出现坏道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么可怕。

一般而言,如果硬盘上的坏道不是太严重的话,除了送厂商返修外,也可以尝试通过一些软件来进行修复。

首先,利用一些基本的硬盘维护工具,如各硬盘厂商的DM软件以及低级格式化工具Iformat等就能够修复部分逻辑性硬盘坏道。

DM具备零填充和低级格式化的功能,能够对硬盘的数据进行清零,并且重写扇区的校验和标识信息,从而修复由标识信息出错等原因造成的坏扇区。

用Iformat重新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过这两种软件对于由磁盘表面介质损伤等造成的物理性坏道无无能为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FBDUSK之类的软件,将坏道自动集中隐藏起来,避免坏道的扩散,从而延长坏道自动集中隐藏起来,避免坏道的扩散,从而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FBDUSK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坏道自动隔离成一个隐藏区,以后系统将不会再访问这个隐藏区的内容。

除了以上常用软件之外,用户还可以使用一些功能更强大的修复软件诸如HDD Regenerator(HDDREG)、HDDSPEED、THDD、MHDD等尝试硬盘坏道的检测和修复工作。

HDDREG通过磁性逆转(magnetic reversal)方式来达到修复坏道的目的,据称可以修复大约60%的受损硬盘,在修复坏道的同时又不影响硬盘原有的数据信息,而这是低极格式化程序所做不到的。

而HDDSPEED和THDD等软件在检测到硬盘坏道时,会激发硬盘的自动修复机制,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来替换该坏扇区,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G- list(增长缺陷表)中。

像HDDSPEED可以查看IB昆腾火球系列的P-list和G-list,而MHDD则可以查看IBM和富士通硬盘的P- list和G-list。

不过,各品牌硬盘的G-list都会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大约在五、六百条左右。

超过限制,自动修复机制就会失去作用。

此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软件比如PC3000将坏扇区记录在P-list中。

但是这些专业软件价格不菲,而且功能过于复杂,并不适于普通用户使用。

HDDREG 可以直接在Windows 95/98/ME环境下运行,在WindowsNT/2000/XP系统中则需要创建一个启动修复盘,不能直接调用。

创建引导盘,然后用这张软盘引导系统,在DOS状态下即可进入HDDREG软件界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