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桩成孔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成孔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
1 目的
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了解钻孔直径,孔深、沉渣厚度、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对工程质量、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适用范围
钻孔、冲击成孔和冲抓成孔等地下湿作业施工的灌注桩。

3 仪器、设备及材料
(1)MD -684 超声波侧壁探测仪。

( 2)JJC-1A 型灌注桩成孔检测系统。

4 准备工作
4.1 根据委托文件确定测试孔位。

4.2 用于基桩成孔质量检测的仪器,使用前须进行全性能检查和校验,以保证其正常使
用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4.3 测试仪器的操作和保养应按照使用说明和保养制度进行,易出故障或测读异常的仪
器应及时予以更换或修理。

5 现场观测步骤
5.1 MD - 684 超声波侧壁探测仪操作步骤:
1、将绞车平稳的放置在孔口上,使探头中心(测试中心)和桩位中心(理论中
心)重合,如果不能重合的话要测量并记录下探头中心偏离桩位中心在XX'和YY'方
向上的距离值。

2、连接好绞车至记录仪的电缆,接上正确电源。

3、根据设计孔径值选择好 RANGE 旋钮和 SHIFT 旋钮的配合,使孔径分辨率最
大。

4、根据孔深的深浅调节PAPER SPEED旋钮选择合适的走纸比例。

5、将探头降入护筒内的泥浆中,调节 PAPER SPEED旋钮至CONST,根据护筒直径的已知值调节 CALIBRATION 旋钮使记录下的孔径值与护筒直径值相吻合。

6、使探头和深度计算起始面对齐,先后打开 RECORDEN POWER 和 UP/DOWN 开关开始记录测量。

7、在记录测量的过程中根据记录情况及时地调节 STC和GAIN旋钮,使孔壁图象清晰可辨。

8、由于泥浆比重过大、含沙率过高、泥浆中悬浮气泡等因素造成图象模糊时,必需要求对泥浆进行处理后再测量。

5.2 JJC-1A 型灌注桩成孔检测系统:
5.2.1 孔径测量
1、妥善放置并固定井口滑轮和绞车。

正确接好交流220V 电源,不要接错,以防烧毁仪器。

2、接好记录仪电源并开启电源。

“测/ 校”开关置“校”位,仪器应能均匀走纸。

放大器置“短路”位,用手推动记录笔应有力感,放手应回原位,允许误差为 0.5mm 旋动调零电位器,记录笔可满幅均匀移动。

3 、通过通用接头正确连接电缆与井径探头。

接好记录仪与光脉冲发生器,记录仪与绞车之间的连线。

记录仪背板最末一个钮子开关打到 1 即使用放大器 1,钮子开关打到2 即使用放大器 2 。

4、选择记录仪“测程”为 10mv/cm(即记录横向比例为 1:10),“深度比例” 根据孔的深浅进行选择,将显示面板上的选择开关置“ 200mv ”和“电流”位。

5 、打开“井径供电”开关,放大器置“测量” 。

调“电流调节”直到“显示”电流值为设定值。

6、按孔径设计值张开井径探头四腿,进行现场校正,调节调零电位器定出此孔径值对应记录笔的位置。

7、将探头四臂合拢锁定,均速放至孔底。

打开锁定机构,并使四臂充分张开。

8、将电缆上的标志与深度起算面对齐,将深度显示初始值预置好,开动绞车将探头放至孔底并使电缆绷紧,此时深度显示值即为孔深值。

9 、将“测/ 校”开关置“测”位,打开井径探头锁定机构,放下记录笔,提升电缆,这样孔径曲线就被自动记录下来。

10 、均速提提升至孔口,完成全孔测试为止。

5.2.2 斜度测量
1、用校正台检查仪器的三个工作状态(自由状态、接触状态、测量状态)、检查红线、检查方位角及顶角的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2、测量时连接好井下探头和地面操作箱,将“状态转换”开关扳向电源检查,检查电压是否保持在 9V ,并调正好红线。

3、测量数据时应先回到“自由”状态停 5〜6秒钟,再扳动“状态转换”开关使仪器呈“接触”状态,再停5〜6秒钟,然后再扳动“状态转换”开关使仪器呈“测量”状态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要多次校对红线,每点要测量多次,到读数二次相同时取此数值。

5.2.3 沉渣厚度测量
1 、检查探管各电极之间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电极环部分必须保持干净。

2 、正确连接好探管、沉渣仪和记录仪,将探管通过滑轮置於井液中。

3 、将记录仪放大器置“测量” ,“测程”旋钮置 50mv/cm 位,“深度比例” 旋
钮置 1: 10 档;沉渣仪的“测校”开关打向“测” 。

4 、放电缆时观察记录笔的移动幅度,如始终小于 10cm ,就将“测程”旋钮减小至25mv/cm 。

如有超格,则将“测程”旋钮增大至 100mv/cm 。

5、探管到达孔底后,根据沉淀厚度情况,将探管提起一定的高度后放开,让探管自由下落而穿入沉淀层。

6、接紧电缆后,将记录仪“测 / 校”开关置“测”位,然后缓慢提升电缆进行测量。

要求曲线跳变差异明显,直至曲线平直后即可停止记录
6 检测报告
根据所测记录比例尺,读取孔径、孔深、孔斜等参数。

检测报告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2、检测目的、内容及依据。

3、检测设备及原理。

4、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5、检测成果与结论。

7 附件
附件 1:钻(冲)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成果表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桩位编号: 钻(冲)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成果记录表
标段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