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郏县第一实验中学王晓峰●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二、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微机、投影仪、手机、无绳电话、VCD、电视机。
●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致新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波速=波长×频率。
c=λf)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生甲]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
[生乙]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
[生丙]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师]从回答中我们看出什么?[生甲]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
[生乙]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师]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生]是电磁波。
[师]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
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二、分组自学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3、移动电话三、重点突破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板书][生甲](通过看和讨论回答出)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生乙]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
[生丙]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生丁]由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装载着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出发)。
[生戊]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并且要使用天线(相当于各站点)。
[生己]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电磁波,而没有选择。
如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
[生庚]为了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必须使用“调谐装置”来完成。
[生辛]选出的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检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那么电视是如何工作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电视工作过程)。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板书](学生看完讨论得出结论)[生甲]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生乙]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
[生丙]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生丁]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所以从电视上就能看到图像。
[师]我们知道怎么能看到电视的画面和听到它的声音,它们都要发射和接收不同的电磁波。
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又是怎样工作的(出示手机、无绳电话实物)?它们与固定电话有什么区别?3、移动电话[板书][生甲]移动电话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
[生乙]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
[师]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呢?[生甲]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生乙]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师]手机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灵敏度不高,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吗?[生甲]不能。
[生乙]它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播,如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固定的电台,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师]我们知道了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那么,(出示无绳电话机)无绳电话机是怎么工作的呢?[生甲]无绳电话机的主机和子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
[生乙]无绳电话的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现在大家阅读课本“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并在VCD和电视机上找出音频和视频的插孔,用线连起来。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连接)[师]我们天天看电视,你们想过没有,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阅读课本,并说出你的看法。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结合投影中的图,小结本节内容。
无电线广播的工作过程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四、课堂小结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3、移动电话五、中考链接1、从广播电台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 ( )A.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B.随声音变化的低频电磁波C.经声音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D.经图像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2、用收音机收听无线电广播时,收音机中承担选台工作的是( )A.接收天线 B.调谐器C.检波器 D.扬声器3、调制器的作用是 ( )A.把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B.能接收电磁波C.能制造电磁波D.把电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4、电磁波接收时,调谐器的作用是 ( )A.产生高频振荡电流B.发射电磁波信号C.接收电磁波信号D.选择需要的电磁波5、收音机“收音”的顺序正确的是 ( )A.调谐——检波——接收天线——喇叭B.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C.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D.接收天线——检波——调谐——喇叭6、(2012日照)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7、(2011安徽芜湖)2010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B.电视台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D.电视台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8、课外活动时间,有几位同学讨论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接收、发射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无线电广播是光、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B.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电信号之间的转换C.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光、电信号的转换D.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声、电信号的转换9、(2012•湖北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C.它们都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D.移动电话既有接受功能,又有发射功能10、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移动电话中的声音信号是靠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的B.移动电话中的声音信号是靠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C.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合,又是无线电接收台D.移动电话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11、(2013菏泽)黑龙江最大的火山湖镜泊湖,冬季捕捞创造过一网打鱼86万斤的记录。
捕捞时,在厚约1米的冰面上开一个进网口和一个出网口,两口相距1500米,捕捞所用的渔网,长约1500多米,宽约800米,网到冰下水中后,要在广泛的湖中展开,还要准确地在出网口收拢。
关于网头上的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接收装置B.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发射装置C.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网头上应装有信号接收传感器D.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人拿的指挥棒上应装有信号发射传感器12、(2013•沈阳)资料:检波调谐不同的电视频道接收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如表所示,1号频道比6号频道所接收电磁波的波长______(选填“长”或“短”)。
答案:1、C2、B 3、D 4、D 5、C 6、 D 7、D 8、D 9、C 10、A 11、 A 12、长●板书设计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三、移动电话●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