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敬老月主题班会

敬老月主题班会

爱老敬老主题班会一、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 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4、教育学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活动准备1、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录音故事《陈毅探母》。

2 、设计问题:爷爷奶奶平常为我们做过些什么?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读后你有什么感想?三活动过程1、猜谜:“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单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老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嘛。

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

很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

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希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

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

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

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谁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么熟悉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缝补衣服的细节,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

那么我们今天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

放录音。

3、学生发言(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4、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家里,碰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学生互相说说,再指生发言。

四、老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尊敬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篇二: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一年级三班)一、活动目的: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年增加,独生子女往往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因此,希望通过班会教育以克服同学以上不良思想,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二、活动时间:班会三、活动地点:班级教室四、参加人员:全体同学、班主任五、活动准备:1、一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2、向同学发出通知。

通知时向同学说明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形式,并希望同学了解典型孝敬父母的故事。

3、选出主持人两位六、活动过程::“孝敬”就是孝亲敬长。

“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合):现在宣布“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开始!(2):首先,请大家看漫画《妈妈最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并谈谈自己的有理想。

(大意民:第一部分画的是年轻的母亲的儿子一起吃饭,母亲笑咪咪地慈爱着看年幼的儿子,将一条鱼剔去头,把鱼身夹到儿子的碗里。

理着平头的儿子感激地看着母亲。

第二部分画的是若干年后,儿子长大了,他留着分头,蓄着胡须,身穿时髦的短衬衫,依然对母亲笑,这回是他自己将鱼身留在自己碗里,把鱼头夹给母亲,他说:“妈妈爱吃鱼,我从小就知道。

”头发花白,腰背已驼的母亲愕然了。

)同学甲:这个儿子也太不像话了,连知恩图报都不知,这不能不令人痛心。

他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不知回报,又何谈报答养育自己的人民,报效培养自己的祖国?我以我们青少年有这样不懂报恩的儿子而耻辱。

(有较多同学谈,此略)(1):看了这幅漫画,我也深深受到震动,这位儿子根本不懂何为孝敬,如何孝敬父母,众所周知,中华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优良要发扬光大,美德要代代相传。

敬爸爸、爱妈妈,应该是孩子们真诚的奉献,因此,我衷心希望这次班会后,同学们都能更加孝敬父母!(2):中华要腾飞,民族要振兴,精神文明之花要靠我们精心培养。

今天,我们要向敬爱的父亲、勤劳的母亲、慈祥的长辈尽情地歌唱!(1):那么,一些名人志士敬老爱老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同学乙: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一个孝子。

他从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做事,每替母亲捶背,母亲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人,他就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世人尊为“圣人”。

同学丙:王详很孝敬他的母亲,一次,在河面都结成厚厚的冰的冬天,母亲生病了,忽然很想吃鲤鱼,于是,他跑到河边毅然脱去衣服躺在冰上,用体温使冰融化,抓到鲤鱼给母亲吃。

(1):这些故事是多么感人,我们要歌唱,为他们美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而歌唱!下面请听两则有关母亲的故事。

(掌声欢迎朗诵者上台)(故事大意:1则:一个发生在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

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断了,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

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

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2则:发生在犯人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来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件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炼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

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最褴褛。

母亲一口一口嗑着瓜子,包含千言百语。

儿子“扑通”给母跪下,他忏悔了。

)(2):父母对子女又何止是浓浓的爱?它更包含了无尽的牵思与挂念,不信,请欣赏诗朗诵《妈妈的牵挂》(大意: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

/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我们轻蔑地嘲笑她迂腐的关怀,/但我们长长的回家路/却因为有了她的焦急守望而备感安全。

/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在天堂的窗边,在天堂的门边。

/守候回家的我们,/她总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1):妈妈对儿女有连绵的牵挂,爸爸对儿女有无尽的关怀,那么,我们作为他们的儿女对父母了解多少呢?下面请下位同学做游戏(游戏规则是:选手在一分钟内能回答最多问题,跳绳的个数最多为胜)获胜者将得到我们送出的纪念品。

(同学踊跃参加)问题:①请问母亲节在哪一天?②请问你妈妈有多高?③请问你爸爸什么血型?④请问你父母结婚纪念日是哪一天?⑤请问你父亲生日是几月几日?⑥请问你母亲最爱什么颜色?⑦你父亲最常对你说什么话?⑧你爸爸最爱吃你妈妈烧得什么菜?⑨你与父母一走去上街吗?⑩你为你母亲洗过脚吗?⑾你上街买过菜吗?⑿你如何表示在你父、母亲生日时??)(1):通过这个游戏,可以看出同学对父母有较深了解,却很少关怀,希望回去后为你母亲洗次脚,但是,还是请同学们说说心里话,以前是否孝敬父母,在家里表现如何?你认为父母怎样?今天受到什么教育(自由发言)同学丁:我觉得我在家里挺乖,父母要求我做什么我一般会做,但是我脾气有时比较爆躁,会对父母发火,但有时心里想想觉得不对,但也还是改不了,我觉得他们有时很烦。

我想我从今以后会尽力改正。

同学甲:我是寄宿生,在家里觉得对父母没什么,在校才发现要自己洗衣,自己照顾自己,我从来没觉得他们烦、爱唠叨,倒很思念他们??(语气沉重)(1):我也听说过他一句话:“我好想回家”我当时问:“不是刚放了三天假吗?”他答:“正因为放了三天假,我才想念他们”。

(同学们鼓掌)(接着有较多同学回答,此略)(2):禾苗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父亲、母亲的哺育。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而他们一日日衰老。

主持人(合):让我们用我们的学习,用我们的学习和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情,用我们的行动去孝敬我们的父母,去孝敬我们周围的长辈,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1):当然,要孝敬他们,也要理解、懂他们,最后请欣赏歌曲《懂你》。

(班会在优美感人的歌声中结束)篇三: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七(1)班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参加人:全体学生、班主任主持人:张玮轩、王丹活动过程: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王丹: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a、初步感受1.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父亲,母亲。

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转载于:敬老月主题班会)b、深入认识2.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 六旬老父捐肾救子: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李叶:略王学东:略张敏:略3.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4.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