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老爱老主题班会方案

尊老爱老主题班会方案

尊老爱老主题班会方案
2016级6班
弘扬美德尊老爱幼——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活动主题:弘扬美德,尊老爱幼。

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班会课。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主持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代表。

活动背景: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父母。

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

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要谨记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给老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在主动与长辈、老年人交流中,提高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爱心活动,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活动重点:
注重体验教育方法的运用和角色扮演方式的使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活动难点:提高学生与老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尊老爱幼的典故在小组内开展故事会交流,评出最佳故事员。

2、收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与同学交流,举行尊老爱幼征文比赛并从征文的事例中评出“尊老爱幼之星”。

3、向家长发出邀请,送上一张自制的主题班会请柬,每生写一封“给爸妈的一封信”。

畅诉心曲。

4、出一期“尊老爱幼”班级专刊。

5、倡议学生筹集一天的零花钱为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送温暖。

5、排练相关节目(诗朗诵、小品等)、绘制漫画等。

活动形式:讨论方式
活动过程
一、激发动机
1、介绍“国际老人节”和“重阳敬老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励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2、介绍“国际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素质,强调爱幼的深远意义。

二、课内汇报、交流活动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古今中外尊老爱幼的典故或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亲眼所见或自己亲身经历的尊老爱幼事例。

3、学生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

4、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今后的的打算。

三、课后延伸:巩固提高持续影响
1、安排组织学生课后向附近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

2、课后组织开展“三心”活动。

(即让父母开心,让父母放心,让父母舒心。


3、坚持“尊老爱幼”活动课后跟踪,并做好定期反馈。

班主任寄语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