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措施-安全防火管理措施

措施-安全防火管理措施

1.1.安全防火管理措施
1.1.1.油漆料库和调料间的防火要求
(1)油漆料库与调料间应分开设置,油漆料库和调料间应与散发火花的场所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2)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品种,应分库存放。

(3)涂料和稀释剂的存放和管理,应符合《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

(4)调料间应有良好的通风,并应采用防爆电器设备,室内禁止一切火源,调料间不能兼做更衣室和休息室。

(5)调料人员应穿不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带钉子的鞋。

使用开涂料和稀释剂包装的工具,应采用不易产生火花型的工具。

(6)调料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调料间内不应存放超过当日加工所用的原料。

1.1.
2.仓库保管员防火要求
(1)仓库保管员要遵守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2)熟悉存放物品的性质、储存中的防火要求及灭火方法,要严格按照其性质、包装、灭火方法、防火要求和密封条件等分别存放。

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放在一起。

(3)严格按照“四距”储存物资。

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m;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m;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m;照明灯具垂直正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m。

(4)库存物品明码分类、分垛储存,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

(5)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

桶装液体,不宜露天存放。

(6)物品入库前应当进行检查,确定无火种等隐患后,方准入库。

(7)库房门窗等应当严密,物资不能储存在预留孔洞的下方。

(8)库房内照明灯具不准超过60W。

(9)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做到人走断电。

(10)库房管理人员在每日下班前,应对经管的库房巡查一遍,确认无火灾隐患后,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后方准离开。

(11)随时清扫库房内的可燃材料,保持地面清洁。

(12)严禁在仓库内兼设办公室、休息室或更衣室、值班室以及各种加工作业等。

1.1.3.防火检查措施
防火检查涉及面广,技术性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了解防火对象和设施特点,学习掌握防火业务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要善于发现火险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防火检查要求如下:
(1)检查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重点部位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和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2)检查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3)检查义务和专职消防队组织及活动情况。

(4)检查各级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责任书和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5)检查三级动火审批及动火证、操作证、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及使用情况。

(6)检查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分项管理等情况。

(7)检查防火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8)火险隐患是指在施工中、生产中、生活中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整改火险隐患,要本着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便利生产的原则。

总之,目的为了保证防火安全。

(9)火险隐患整改的要求。

火险隐患,一般都是客观存在的既成事实,只有及时认真整改,才能保证施工安全。

(10)火险隐患能不能及时进行整改,关键在于项目负责人。

有些重大火险隐患之所以成了“检查问题、不整改”的“老大难”问题,是与有的领导不够重视防火安全分不开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光检查不整改,就势必养患成灾。

(11)同整改隐患比较起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因此,迟改不如早改。

(12)边查边改。

对查出来的火险隐患,要求有问题的施工单位能立即整改的,就立即整改,不要拖延。

(13)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火险隐患了,检查人员应逐件登记、定项、定人、定措施。

限期整改;并要建立档案、销案制度,改一件销一件。

1.1.4.消防灭火措施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将燃烧反应中的游离基中而终止燃烧。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总结长期来扑救火灾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方法即: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1、窒息灭火方法
窒息灭火方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使火熄灭。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氮气充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贮运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内氧气的含量,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此外,在万不得已且条件又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扑数灭火灾。

2、冷却灭火法
(1)冷却灭火法是扑救火灾常用的方法,即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

(2)在火场上,除了用冷却法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可用冷却剂建筑构件、生产装置、设备容器等,防止建筑结构变形造成更大的损失。

3、隔离灭火法
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

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火灾。

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有:
1)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2)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4)拆除与燃烧区相毗连的可燃东西,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与前三种灭火方法不同。

它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目前抑制法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1211、1202、1301灭火剂。

5、施工现场灭火器配备
(1)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配备六个10L灭火器,28J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砂池等器材设施。

上述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2)临时木工间、油漆间和木、机具间等,每25m2应配置三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灭火器。

(3)仓库或堆料场内,应根据灭火对象的特性,分组布置酸碱、泡沫、清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四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