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目录
• 1.古代国际法
• 2.中世纪国际法 • 3.近代国际法 • 4.现代国际法
古代国际法
• 在古代,凡有列国并 存(或有诸多类似政 治实体并存)并形成 一定国际关系的一些 地区,特别是古代文 明中心,往往有萌芽 状态的国际法和国际 法实践的出现。 • 这是因为,只要有较 经常性的国际交往, 就会有对这种交往的 规则和制度的需求, 就会逐步形成这种规 则、制度
• 在此时期,主要发展了一些海事法典,但 总的来说,中世纪国际法仍处于萌芽阶段
近代国际法
• 背景: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随着 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 各方面逐步形成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 矛盾的一体,成为统一的、日益发展的国际法 的基础。这一时期,国际法繁荣发展。
特点
• 1.近代资产阶级运动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有 重大影响 • 2.近代国际法承认国家有战争权
• 3.学者研究对国际法有巨大推动 • 4.国家间关系的矛盾影响国际法内容
现代国际法
• 20世纪初以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 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 国际法的发展和进步比较明显;两次世界 大战更是极大刺激和促进了国际法的丰富 和发展
• 在古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签 订的众多条约中,遗留下 来的其中之一便是埃及与 赫梯之间签订的条约,这 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 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 约文书。 • 涉及两国间势力范围的划 分以及逃犯的引渡,而双 方的诚信与条约的拘束力 问题,则是在条约文本后 列举了双方各自信奉的神 作为条约的守护者。
古代国际法的特点
• 内容分散,没有完整的体系
• 形式原始,且与宗教观念混合 • 分别在不同的地域形成和适用,带有明显 的区域性
中世纪国际法
• 中世纪时期,国家形态多以大帝国存在, 还没有产生中央集权的主权国家这样的国 际法主体,国际关系不能正常的发展,国 际法很少有适用的余地,规则比较少,尚 未自成体系。
发展显著的方面
• 1.禁止侵略战争和非法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 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3.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显著扩大 • 4.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 5.国际法新的分支和部门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 6.各国合作的领域日益扩展
• 大帝国解体,独立主权国家的兴起是产生近代 国际法的前提条件; 国家主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权平等原则是近代国际法的最根 本原则,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标志
• 威斯特伐利亚公会 (1643-1648)是近代 国际法产生的标志, 重要成果是《威斯特 伐利亚合约》,该合 约通过建立欧洲国家 体系而为国际法当时 在欧洲的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