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每题2分,共18分)1、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4、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5、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次左右,心跳次左右。

二、判断。

(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3分,共24分)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B、一周C、一个月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B、铅笔变细了C、铅笔向下折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B、和光的行进无关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个灯泡B、一根导线C、一节电池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A、透明胶带B、塑料贴片C、磁带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亚里士多德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毕达哥拉斯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五、实验题。

(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五、问答题。

(每条4分,共12分)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每题2分,共18分)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4、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二、判断。

(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3分,共24分)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C )。

A、一年B、一周C、一个月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3、牛顿通过( C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C)正确。

A、铅笔变长了B、铅笔变细了C、铅笔向下折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孔越大像越清晰B、和光的行进无关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C)。

A、一个灯泡B、一根导线C、一节电池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C )。

A、透明胶带B、塑料贴片C、磁带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A)。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亚里士多德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毕达哥拉斯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五、实验题。

(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个圆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五、问答题。

(每条4分,共12分)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2)一、填空。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3、凸透镜能使光线汇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4、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5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通过对比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可以发现,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红色的。

(×)4、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5、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6、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7、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8、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三、选择。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B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3、牛顿通过(A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平面镜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B)正确。

A、铅笔向上折B、铅笔向下折C、铅笔变细了D、铅笔变长了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孔越大像越清晰B、和光的行进无关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C)。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B)。

A、透明胶带B、磁带C、塑料贴片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A)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9、下面的说法中,属于事实的是(AB),属于解释的是(C)A、苹果表皮渗出了水B、苹果表面的细菌在繁殖C、闻起来有异味四、连线。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毕达哥拉斯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柏拉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亚里士多德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五、问答题。

1、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答:(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2、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六、观察实验题。

请你设计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请选择一个因素填写)。

相关主题